当前位置: 弗里敦 >> 弗里敦经济 >> 袁隆平推动杂交水稻ldquo走出去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年起,杂交水稻在中国大面积生产,平均比常规稻增产约0%左右。
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这坚定了袁隆平让杂交水稻“走出去”造福人类的信心,“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曾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适合种植水稻。中国应该加大政策、资金等支持力度,推动杂交水稻走向世界,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高水稻产量,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贡献中国力量。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多年来坚持开办杂交水稻技术培训国际班,为近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多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并担任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目前已在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巴西等国实现大面积种植。而在非传统水稻产地的非洲,杂交水稻的优势更为明显。据悉,年起,中国政府通过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受援国政府三方实施“南南合作”项目,先后向毛里塔尼亚、加纳、埃塞俄比亚、马里、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和加蓬等国派出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示范、推广杂交水稻技术,高产的杂交水稻解决了这些国家的“燃眉之急”。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虽然已经85岁高龄,但是袁隆平依然奔波在杂交水稻推广的一线,在广西灌阳县“超级稻+再生稻”高产栽培示范基地,袁隆平下田查看再生稻的生长情况。当得知再生稻现场测产亩产达到529.1公斤时,袁隆平兴奋地指出这是“了不起的重大突破”。
今年9月,袁隆平带领其科研团队远赴柬埔寨推广杂交水稻,帮助柬埔寨提高水稻单产。“当地水稻产量目前每公顷只有2-3吨,而我们在当地设立的试验基地可以达到每公顷10吨。”袁隆平表示,未来3年计划在柬埔寨推广30万公顷杂交水稻,将当地水稻产量提高到每公顷10吨,为解决柬埔寨的粮食问题尽一份力。
袁隆平说,“我有两个愿望,一是超级杂交稻选育成功,二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世界”。目前全世界有22亿亩水稻,而包括中国在内只种植了3亿多亩杂交水稻,如果有一半稻田种上杂交水稻,按每亩增产150公斤计算,增产的粮食能够多养活4亿多人口。
袁隆平认为,中国杂交水稻走向世界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是目前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责任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贡献力量;二是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中国的大国责任和义务;三是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
袁隆平指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很多适合种植水稻,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等国家已经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他表示,中国应该加大政策、资金等支持力度,推动杂交水稻走向世界,帮助柬埔寨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高水稻产量,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贡献中国力量。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年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年获“改革先锋”称号,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二十余项国内国际大奖。
习近平:向袁隆平同志学习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委托许达哲看望袁隆平同志家属并转达亲切问候
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委托,5月3日下午湖南省委书记许达哲专程看望了袁隆平同志的家属,转达习近平对袁隆平同志的深切悼念和对其家属的亲切问候。习近平高度肯定袁隆平同志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向袁隆平同志学习,强调我们对袁隆平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学习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袁隆平同志家属对习近平的关心厚爱表示衷心感谢,表示要继承袁隆平同志的遗志,努力工作,奉献社会,绝不辜负党和人民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怀。编辑整理:一带一路门户网胡皖
特别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