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敦

中国援厄立特里亚第十三批医疗队以生命赴

发布时间:2021/4/22 15:47:03   点击数:
脸上长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50918/4698562.html

▲资料图:医疗队队员向大家拜年

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苍生

——记中国援厄立特里亚第十三批医疗队

记者郭新星

在异国他乡开展援外医疗工作17个月,接诊患者多人,完成各类手术台,赢得了当地各界的广泛赞誉……这是中国援厄立特里亚第十三批医疗队向党和人民交上的一份答卷。

▲厄立特里亚卫生部长方阿米娜慰问医疗队

2月24日,中国援厄立特里亚第十三批医疗队队长马攀峰率领医疗队圆满完成援外任务,受到国家卫健委的通报表扬,载誉归安。

中国援厄立特里亚第十三批医疗队由我市组建,包含了重症医学科、心胸外科、呼吸科、中医科、眼科等十几个专业的18名医生。年8月开始,医疗队队员分别进入厄立特里亚首都阿斯马拉的4家医院,与当地医务工作者一起承担着日常诊疗、手术等医疗工作,同时也作为专家帮助当地医生开展科研和教学工作。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援外医疗队逆行出征,舍生忘死,忠实践行“不畏艰辛、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精神,艰难时显勇毅,危险时勇担当,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苍生!医疗队坚守岗位、奋战一线,在厄立特里亚疫情防控、病患救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中资机构提供了优质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赢得了当地各界的广泛赞誉。

▲资料图:医疗队队员平安凯旋

“援外医疗工作紧张而忙碌,最让我感动的是厄立特里亚民众对中国医生的信任。”中国援厄立特里亚第十三批医疗队队长马攀峰告诉记者。在当地人看来,中国医生代表着最精湛的医术,他们对中国医疗队的到来非常欢迎。走在当地大街上,经常会有民众用中文跟医疗队员们说“你好”。有些患者看完病后,离开时会用中文说“谢谢”。

救治一名脑外伤患者的经历给马攀峰留下深刻印象。他回忆:“两个钉子钉进去,最深的钉子拔出来以后有5厘米长,紧贴脑中线,情况十分凶险。这种病例在国内、包括在国际上都是非常罕见的病例,我们集中全队的力量为患者做完了手术,效果也非常好。厄立特里亚卫生部长医院看望患者、慰问医疗队,对中国医疗队精湛的医术,表示了由衷的钦佩和感谢。”

▲医疗队开展献爱心捐赠活动

医院日常工作的同时,马攀峰还率领医疗队主动到偏远地区开展义诊、捐赠药品。“中国医生”成为当地民众心中一个温暖的词汇。医疗队通过下乡义诊,送医下乡、送药下乡,为厄特基层民众带去了健康。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在非洲蔓延。去年,疫情在厄立特里亚蔓延之初,第十三批援厄立特里亚医疗队在防疫物资本就不充足的情况下,将节省下来的口罩全都分给了当地的医务人员。面对疫情,医疗队坚守在抗疫一线,全力投入到当地的抗疫行动中。

▲疫情期间诊治患者

危重症医学专家、医疗队队长马攀峰说:“我们向厄立特里亚卫生部提了9条防范新冠肺炎的建议,并且向卫生部长介绍了中国经验,帮助厄立特里亚卫生部给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了申请防疫用品的目录。此外,我们也参与了厄立特里亚的国家核酸检测地点选址,帮他们优化了新冠肺炎患者的隔离流程。”

第十三批援厄立特里亚医疗队在厄立特里亚连续工作了17个月,比原计划多5个月。在厄立特里亚期间,即使面对严峻的安全形势,医疗队员们仍坚守在临床一线工作。“一天晚上,有3枚火箭弹打到了医疗队驻地附近,玻璃都快被震碎了,第二天我们仍坚守岗位。”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刘钟阳回忆。

▲医疗队为非洲患儿看病

医疗队除了为厄立特里亚人民提供医疗服务,也为当地的同胞排忧解难。工作中,医疗队累计为在厄立特里亚华人提供诊疗服务人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队先后4次到同胞驻地出诊、为6位发热患者进行诊治,保障了中国同胞的生命安全。

第十三批援厄立特里亚医疗队即将离任时,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当地中资机构送来的特别贡献奖和感谢证书。感谢证书上,盖满了驻厄立特里亚所有中资机构的印章,这是对医疗队的认可,队员们也很感动。

位于红海之滨的东非国家厄立特里亚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年起,中国持续向厄立特里亚派出医疗队,超过名医务人员参与了援厄医疗任务,得到了当地各界的高度评价。今年1月底,中国第十三批、第十四批援厄立特里亚医疗队已完成交接。

安阳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统筹/李中华审核/郭敏责编/朱琨

编辑/田启青实习生/王妍

新闻-63

投稿邮箱:ayrb

转载请注明:http://www.paerhatit.com/fldjp/1920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