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弗里敦 >> 弗里敦政治 >> 这十个洋泾浜词,上海人也不一定知道其实来
什么是洋泾浜?来自吴语区尤其是上海的读者对这个词一定很熟悉。如果一个人英语说得很蹩脚,常冒出些像“Longtimenosee(好久不见)”、“bered-eyed(眼红)”这样的中式英语(Chinglish),人们会戏称他讲的是“洋泾浜英语”。不只是英语,比如小编跟家里老人交流时,有时会不知道某个词在方言里怎么说,于是乎凭想象夹杂了点不伦不类的发音。这种时候小编也会被嘲笑在说“洋泾浜”。简言之,洋泾浜是不纯粹、不标准的外语或方言。
网络上盛传的中式英语之一
其实,洋泾浜原是上海黄浦江一条支流的名字,曾作为英、法租界的界河(故带“洋”字)。十九世纪,大批外国商人涌入,洋泾浜附近开始流行一种结合了上海话和英语的混合语言,来进行贸易中简单的交流。语言学上也把这种在没有共同语言的群体间产生的简化交流形式称为皮钦语(pidgin,据说还是来源于汉语对business的音译)。
昔日上海的洋泾浜
“洋泾浜英语”词汇简单(粗暴),不讲语法,故在正规英语教育推广后逐渐衰落。尽管如此,不少洋泾浜的词或用法还是保留在了上海话中,并流传到吴语甚至是普通话中。下面这十个词,上海人应该会经常挂在嘴边,不过恐怕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它们其实来自英语呢~
强烈推荐先让身边的上海朋友用方言读一读,特别带感!
1.瘪三
来自英语中begsir或begsay(乞丐、乞讨);上海话中指流落街头、游手好闲的混混、无赖。
2.扎台型
“台型”来自dashing(时髦的、华丽的);上海话中指争面子、摆架子,形容很爱出风头。
3.噶(汉语拼音:gá)三壶
来自英语中gossip(八卦、闲聊);上海话中也是指聊天、说长道短。
4.戆(gàng)大
来自英语gander(雄鹅、呆子);上海话中指傻瓜。
5.嗲
这个居然来自英语dear(亲爱的)……形容撒娇的声音或态度。
6.门槛精
小编用了那么多年“门槛精”,第一次知道“门槛”是monkey(猴子)的音译……猴精嘛,就是形容人很会算计、精明老练。
7.强门货
“强门”来自英语German(德国);强门货就是便宜货的意思。
8.罗宋汤
用上海话说“罗宋”,是不是很像Russian(俄罗斯的)?罗宋汤是发源于乌克兰的一种浓菜汤,常以萝卜、马铃薯、牛肉、番茄等为原料。
9.老虎窗
“老虎”其实是英语roof(屋顶)的上海话对应;指上海石库门住宅中在屋顶上开的窗户。可能因为上海话里找不到r的对应,刚才讲到的Russian和这里的roof,均把r对应到了l(罗luo、老lao)的音。
10.混枪势
“枪势”来自chance(机会);“混枪势”就是混机会,不思进取者随便混混、浑水摸鱼的意思。
小编的舍友是上海人,读完她表示确实都是上海话里的常用语,只是从没想到自己居然早就会了那么多英文……
最近在网上很火的papi酱,上海话+英语说得很溜
不过沪语中英语词源的问题也存在一定的争议。除了这几个相对得到大家公认的洋泾浜词,网上搜到的不少“洋泾浜英语”如“大兴(假义)”(dashy,浮华的)、“邋遢(脏乱义)”(litter,乱丢垃圾)、“轧(gá)朋友”(轧:get)、“推板(差劲义)”(toobad)等来源并不明确。有人指出“邋遢”、“轧”等在很早前就有相关的语义或用法,因此硬给他们找英语中相对应的发音来解释有附会之嫌。
最后,语言学上的另一个概念克里奥尔语(Creole),其实和我们今天说到的皮钦语(Pidgin)或者洋泾浜语,相关但并不相同。简单说,皮钦语不是真正的语言,也不会成为任何一个群体的母语,因为它没有独立的语法系统和完备的词汇,只是一种临时的混合语。
皮钦语与克里奥尔语的区别
如果使用皮钦语的人群长期定居,逐渐发展出完整的词汇、语法和语音系统,且后代将之作为母语习得,这种混合语言就可以被成为克里奥尔语。克里奥尔语是稳定的自然语言,比如海地语作为一种混合语,已成为海地共和国官方用语之一,几乎成为当地所有居民的母语。
参考资料
石定栩.().洋泾浜语及克里奥语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当代语言学(4),1-8.
周振鹤.().中国洋泾浜英语最早的语词集.广东社会科学(1),77-84.
周振鹤.().中国洋泾浜英语的形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55(5),1-18.
维基百科词条:PidginLanguage,CreoleLanguage.
相关洋泾浜用语、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