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弗里敦 >> 弗里敦政治 >> 援非手记我在ldquo西非小巴黎
这里是曾经的“西非小巴黎”
这里的人医院看病
这里有显微镜下找不到线却有着医生梦的护士姐姐
在这里,我们是医生,也是能“七十二变”的孙悟空
在这里中国人会被认为浑身都是钞票
在这里每天杀蚊如同上演武侠剧
在这里……
还会有许多许多值得一生回味的故事!
这里是
塞拉利昂
医院眼科医生
第21批援塞医疗队队员曹燕娜
为大家写下珍贵的塞拉利昂初印象。
睁开眼时,天空还是黑茫茫的。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11点,塞拉利昂时间凌晨3点。来到塞拉利昂十几天了,时间还留在北京……于是干脆爬起来开始整理这些天看到的塞拉利昂。
七月,正是塞拉利昂雨季,热带地区的温热加上时断时续的大雨,能感受到万物生长的热情,那种蓬勃生长的绿色和时明时暗的海蓝色交相辉映,这就是塞拉利昂,也是他们国旗的颜色。不得不说,塞拉利昂有它独特的魅力,这个大西洋海岸国度,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土壤肥沃,植被茂盛。人们可以下海捕鱼,伸手就有丰盛的水果,还有覆盖近半个国土面积的钻石产地……站在狮子山上眺望,或红或蓝的屋顶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内战之前,这里是著名的“西非小巴黎”啊!
这里的人们生活得有些肆意自然,城市建设也是这样。道路狭窄杂乱,人流随意在道路上穿插,还有为数众多摩托车,更是在人群车流里快速穿插。房屋修建得也是很随意,许多房屋只能看到框架,据说是修到一半没钱了就停下来,等挣到钱后再开始修建,往往一栋住宅要好多年才完工。街道上色彩缤纷的是妇女们的服饰,黑色的皮肤衬着炫目的色彩的服装很是靓丽,最让人惊叹的就是满街随处可见头上顶着大堆东西的当地人,层层叠叠,宛如杂技演员。路上偶遇堵车,一打开车窗,立即围上来一群卖饮料的小贩,头顶的满盆饮料刚好展现在我的面前……
塞拉利昂是全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许多公共设施都不完善。我们看到的首都弗里敦城市建设尚不如中国的乡村,其他城市可想而知。在来之前得知许多当地人每天只吃一餐,用木薯拌着其他食物手抓着吃,俺娘得知后,非常体谅地说,“天气太热了,都吃不下。”而今,医院的护士告诉我的真相是——“nofood”(没有食物)。
拍摄者:援非队员陈鸰
但是,医院大厅里都是安静候诊彬彬有礼的人们,没有大声喧哗,没有吵闹哭喊。护士告诉我们,即便是再穷的人家,出门都会穿上最好的衣服,医院,大家都非常尊重医生。他们深深感动着我,为了这份尊重,总想为他们做些什么。
眼科门诊总有许多患者。塞拉利昂处于赤道地区,白内障是很常见的眼病,许多在中国七八十岁老人身上才看得到的严重白内障,在这里五六十岁,甚至更年轻的患者身上就出现了。另一种高发眼病是青光眼,在中国,闭角型青光眼比较多见,由于疼痛,患者往往能及时就诊。但是在塞拉利昂,多是开角型青光眼,而且患者非常多,往往没有太多症状就失明了。青光眼的可怕之处在于,丢失的视力再也无法回来,面对这些晚期病例,我常常感到有心无力。听说有中国医生来,他们被搀扶着满怀希望前来,而我常常要对他们说:“Iamsorry,There’snowaywecangetbackthevisionthat’sbeenlost”(抱歉,我们无法取回已经失去的视力)。眼科医生都知道,青光眼宣教是非常重要的,而在这里需要更多的我们,需要我们来做更多。
我和我的护士助手
我的护士助手,Eleanor,一位两个男孩的妈妈,热情能干。我常常称呼她为“DoctorEleanor”(Eleanor医生),因为,她想成为一名眼科医生。我带给她一本英文版眼科学,她学眼科,我学英语每次手术,她也会到手术室来,手术后的休息时间,我教她在显微镜下操作,这让她非常开心,尽管她始终找不到显微镜下的线……
塞拉利昂非常缺少医生,一个国家各类医生加一起才一百来名,由于医生收入不高,许多人从医学院毕业后或者出国行医或者转为做卫生防疫等行政事务。医院包括院长在内自己的医生原来有4名,陆续辞职2名,仅剩2名,我们这个医疗队20名医护人医院的所有医护工作。由于炎热潮湿,加上经常停电缺水,设备容易出故障,而且没有后勤保障及维修人员,从检查检验到药房手术,任何环节都需要队员们亲力亲为。于是,我们不单单是从住院医生到主任医生各种角色的医生,我们还是药房工作人员、专科护士、厨师、司机、维修工、搬运工、清洁工……请叫我们为“孙悟空”哈哈~,我们会七十二变,随时在不同角色中转变。
医院照片,医院附近杂乱的棚户和泥泞的街道,选取了一个最美角度,加上塞拉利昂永远的蓝天白云,还是挺美滴!
由于新的宿舍还需要改造,暂时有8医院住院部的一角。房间是以前中国建的,熟悉的住院部病房格局,对于我们这些“老”医生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了。打扫打扫就住下了吧!
图右是我的宿舍门。门有点晃,每次开门锁门时都比较小心,生怕用力过猛,门就烂了。
宿舍床头的呼叫器和灯
屋顶的挂帘轨道
老队员送的袋子,特别喜欢!
挂在墙上感觉很有安全感。
还有印有国旗的制服,出门必穿,谓之壮胆。毕竟,街上鱼龙混杂,走在街上,经常可以听到有人大声呼喊我们“逼格波斯!”(bigboss,大老板),在许多当地人眼里,中国人浑身挂满钞票,随便一摇就会掉钱,于是,各种事情,无论正规和非正规,比如带路,拍照等等,都会有手指戳到你面前来。
接手老队员许多东西,包括这种储水神器。队员们就是用这种自制神器每天去厨房打来相对干净的过滤水做饮用水。
取水神器
塞拉利昂饮水是个比较大的问题,医疗队的水源靠的是自己打的水井。即便是这样,伤寒依然是防不胜防。来到这里不到半个月,已经倒下了两名队员,老队员宽慰我们说,发几天烧,拉几天肚子就习惯了。至于伤寒的并发症,肠穿孔……,普外的医生苦着脸说,“如果我肠穿孔了怎么办?”骨科医生撸了一把袖子说,“没关系,你指挥,我来做!”权当惊悚的喜剧笑过,可是,每个人心中多少会有些许战栗。
还有疟疾。一到雨季,门诊就诊的疟疾就与日俱增。中国疾控中心(CDC)的战友们向我们普及知识:“恶性疟原虫感染是重症疟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导致每年约44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塞拉利昂就是恶性疟的高发地区之一。”恶性疟啊,恶性疟……虽然队员们做了各种防蚊措施,但是,防疟疾,还是看运气吧。有队员甚至天天背着电蚊拍,一有空就喊打喊杀,宛如武侠大片,一旁的吃瓜群众乐不可支,笑过之后,各自回去喊打喊杀……
住宿区经常会上演各种喜剧,而我常常想到的词是“革命的乐观主义”。
塞拉利昂虽然是不发达国家,但是生态环境确是杠杠的。在这里,人和动物相处得是如此和谐自然。比如我们宿舍里常常可见的蚊虫且不提,蜥蜴(or壁虎?)也是经常来访的客人。
餐厅门口聚集着成群的野猫,其中一只最小的小黄猫,总会被一只黑猫欺负,这很能激发我的侠义心肠……从此,每当我走过,总会有一只朝我喵喵叫
还有院子里的两条狗,黄的叫小九,黑的叫福娃,两只狗狗同吃同住、相爱相杀。最受不了的是喜欢黏人的福娃,餐厅吃饭的时候冷不丁就会看见他的黑狗头探到你腿上,歪着头卖萌地望着你,如果你打算逃,它可以一直贴着你直接逼到你无路可走,如果你再流露出一丝善意,它立马就会扑到你面前!上照片……两只狗狗占据了一间宿舍的客厅,从此人狗混居尽管如此,队员们依然宠溺着它们。
这就是我们,第21批援塞医疗队来到的国家、医院,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接下去的一年里,会有很多故事发生,我希望是愉快的,感动的,难忘的和值得一辈子记住的……
作者/曹燕娜
编辑/张璟茗蒋凯
出处/援非医疗队
出品/新湘雅公益中科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paerhatit.com/fldzz/16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