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敦

航班那头的生命黑板擦

发布时间:2022/3/3 9:28:55   点击数:

“那魔王带着冠冕,拖着长裙,抓的我疼痛难熬。”

——歌德《魔王》

正午最热的时段,我站在没有遮挡的公交站牌下,翻开了刚刚拿到的《血疫》,然后带着它上了车,换上地铁,又换上公交车,34度的骄阳和拥挤的人群就在身边消失殆尽了。

虽然主战场之一在非洲,身边却感觉到阵阵寒气。

我下意识地用手遮住书的封面,仿佛只要我将封面暴露在空气中,病毒就有可能从书中倾泻而出。

在距收到快递送书29个小时后,我翻到了最后的致谢。

这一天多的时间内我的心情从没真正地离开书中的内容,病毒的捉摸不定和疾病暴发的惊悚场面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无宿主的情况下,马尔堡病毒在水里能毫无变化地存活五天,感染力和致命程度与新鲜病毒颗粒相同。

(一)病毒的现身

埃博拉病毒:年,非洲埃尔贡山,奇塔姆洞,夏尔·莫内,未知途径感染,濒死急救中传染给急诊医生谢姆·穆索凯。

在看似平淡无奇的假日旅行过后,夏尔·莫内毫无征兆地突然出现头痛、眼球痛、背痛、高烧、呕吐、冷漠迟钝、肤色改变、记忆消退、思维停滞、人格分裂、咯血呕血,直至“崩溃并流血致死”。来自古老神秘岩洞的未知病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悄然入侵,首次现身便轻而易举地夺走了两条生命。

这是一部非虚构作品,但就像菲利普罗斯说过的“我们现在生活在这样一个年代里,任何小说家的想象力,在次日早上的报纸面前都备显无力”。所以连当今最著名的惊悚作家斯蒂芬·金都惊叹“《血疫》的第一章,是我这辈子读过最可怕的”。

“来自热带雨林的危险病毒,可在二十四小时内乘飞机抵达地球上的热和城市。”

(二)从猴子到人

马尔堡病毒:年,德国中部马尔堡,贝林制药,用于收集肾脏细胞生产疫苗的非洲绿猴携带病毒,发病后出现病的的跨物种传播,第一名人类感染者为饲养人员克劳斯·F。这些猴子源自非洲,由一家年交易量达一万三千只猴子的公司从非洲出口贩卖至欧洲,出口前仅有肉眼的粗略检查,挑出的病猴不经处理直接放回到乌干达,让疾病在猴群中传播变异,之后抓到的猴子再次被贩卖。最终携带病毒的猴子从非洲通过航线抵达德国,并最终感染人类。

艾滋病病毒:年代,非洲兴起了向发达国家出口用于医学研究的灵长类动物,在丰厚利润的驱使下,整个中部非洲都在进行猴类交易。无知无畏的当地工作者在抓捕和驯养时,毫无防护地暴露在大量的野生猴子面前。并且粗暴地将不同种类的猴子、健康和生病的猴子统统混在一起,运输和贩卖。为病毒的迅速演化和传播提供了绝佳的便利条件,最终从其他灵长类动物传播到人。

这些部分是确切事实,部分是学者们根据事实进行的推测,但也是经过缜密思考后的合理推测。总之并不是存在于非洲热带雨林或原始洞穴中的病毒蓄意盯上了我们,而是人类主动找到它们并努力地进行培养和传播。

“你越是琢磨高危病毒,就越会觉得它们不像寄生生物,而是越来越像猎食者。”

(三)病毒再次现身

《血疫》记述了年至年间埃博拉病毒的出现及爆发事件,尽管每次的流行都会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但还处于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不过埃博拉等死状病毒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其“来无影、去无踪”的诡异,似乎每次离开后的都会留下警告“我还会回来的”。

是的,它的确做到了,在本书的英文版面世20年之后,年非洲爆发了到目前为止最大规模的埃博拉病毒疫情。

从年2月到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官方发表的数据显示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肆虐的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几内亚等西非三国的感染病例就多达人,死亡人数更是达到人。且这次爆发并没有局限在非洲本土,西班牙和美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疫情。直到今年1月,在大爆发过去一年多以后,塞拉利昂再次出现小规模的疫情复燃,3月中旬才得以结束。

这次大规模的爆发引发了全球的震惊,范围之大、时间之长、情势之凶猛都可谓之最。不单单造成了人员的大量损失,整个非洲的经济都收到重创,粮食大面积减产,正常的社会秩序也受到极大干扰。

疫情流行期间,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向非洲提供了人员和物资的大量支援,在疫情的消灭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类在生死存亡的考验面前团结在一起。

我国向西非各国提供设备和资金援助上亿元人民币,并于年8月组建了三支医疗队,分三批前往西非参与抗击埃博拉疫情的战役。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就是大自然,从河流到海洋,大自然充满了杀手。

(四)它还会回来的

如果夏尔·莫内和彼得·卡迪奈尔没有去奇塔姆洞,如果没有利益至上的贩猴交易,如果没有便利的全球航空网络,太多的假设和如果也不能使我们回到原点。

人类作为地球上最大的寄生生物,已经成为自然不能承受之重。“大自然有自我平衡的手段,雨林有自己的防护手段,地球正在启动对人类的免疫反应。”这些看似源自科幻小说的警言,现在看来如此的切近真实。

和书中的结局一样,现在一切似乎都重新归于平静,曾经的恐怖场景已经消失,非洲大地又恢复了生机。就像“你永远无法知道生命何时灭绝”一样,我们无法预知病毒何时还会造访。

但它在那里,不因为我们的发现而改变,也不因为我们的忽视而消失。它更像躲在我们内心的蠕虫,在我们稍微松懈,略微堕落的时候提醒我们生命存在的意义。

因而我们如此清醒的知道如若生态平衡一再受到破坏,“它还会回来的”。

PS:

年的埃博拉爆发流行中,科学家对埃博拉病毒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该病的治疗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死亡率大幅下降,治愈病例显著增多。并且多国科学家和大的制药公司分别研制出多种病毒疫苗,正在实验检验阶段。

无数医护人员、研究人员和其他的相关工作人员在凶残的病毒面前,没有退却,背负着整个人类的使命英勇无畏,向他们致敬。

PPS:

因为几年前反复读过劳里·加勒特的《逼近的瘟疫》,原想会对书中的内容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和免疫力,却还是被作者一次又一次挑战着心里的底线,一次又一次被触动和震惊。请在翻开书页之前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而且最好不要像朵妈一样在上班路上边吃包子边看,否则胃里会翻江倒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aerhatit.com/fldjc/2206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