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弗里敦 >> 弗里敦地图 >> 域外传书冯学良奇妙迪拜
作者简介:《奇妙迪拜》作者冯学良,武汉人,年出生,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造价师,现供职中国港湾迪拜分公司。作者既行万里路,也读千卷书,工作之余,对各国人文类优秀作品有浓厚兴趣。
冯学良高级工程师
地处欧、亚、非交通枢纽的阿拉伯地区,是一个充满了神秘和传奇的地方。从幼年我们就认识的阿拉伯数字,听到的奇幻故事《一千零一夜》,以及后来读到的阿拉伯其他文化经典,时常勾起我们的好奇心,有机会应该到阿拉伯去看看。
1、?“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哈利法塔
无论东方和西方,人类从古到今,对自己头顶上的浩瀚宇宙无不充满遐想。
华夏先哲老子,一篇《道德经》,清晰勾画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相互关系;而中国第一位伟大爱国诗人,“辞赋之祖”屈原,在其《天问》中,一口气提了个问题,至今都难一一作出回答。
西方圣贤,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师生,在其传世篇章里,也充斥着“望星空,敬神灵,查人伦”的思想之源。
一部基督教巨著宏篇《圣经》,“旧约·创世纪”故事中,明白记叙着人类,建天梯,登天堂的梦想计划。在古巴比伦时期,人类联合起来,大兴土木,兴建一座通天塔——巴别塔。由于语言相通,目标一致,齐心协力,建成的巴比伦城美轮美奂。空中花园,巧夺天工,第一目标基本实现。第二目标,巴别塔主体结构很快就直插云霄。
人类展现的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非凡智慧和才干,很快惊动了上帝,上帝为了阻止人类计划的实现,就改变了人类所说的语言。自此鸡同鸭讲,沟通受挫,工期、质量、成本、健康、安全、环境等施工要素,无法协调,巴别塔很快成了烂尾楼,实施计划不了了之,烟消云散,最终以失败告终。
然而,迪拜人却建成了当今世界的“通天塔”——哈利法塔。
哈利法塔共有层,塔高米,是人类迄今为止的最高建筑,也是当代最优秀的建筑师,采用最先进的建筑技术的结晶。
此建筑坐落于迪拜主城旁的迪拜湾畔,由美国著名som建筑设计公司,阿德里安.史密斯(AdrianSmith)担纲设计,其平面形状灵感源自沙漠之花—蜘蛛兰,采用了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单式结构,由连为一体的管状多塔组成,具有太空时代风格,大家只要看过长征火箭发射立马就会明白。
此项目实施中,比利时建筑商(Besix),阿拉伯建筑工程公司(Arabtec),和韩国三星公司,中国江苏南通六建集团和上海力进,香港远东,陕西恒远等许多公司,及大量印巴劳工,既凝结着超凡的智慧,也流下了辛勤的汗水。????????????
工程项目开工时间为年9月,交工使用时间为年元月,历时6年左右。哈利法塔的建成,不仅是迪拜人的骄傲,而且也是人类智慧和能力的一根标杆。自此除了上帝创造了南极,北极和喜马拉雅山三个自然极,还应加上一个人类高塔极第四极。
每当夜幕降临,迪拜旅游购物中心,迪拜茂(DubaiMall)和哈利法塔喷泉广场,人山人海,世界各国的游客,一定汇集到此,观看风驰电掣的哈利法塔灯光秀,水柱冲天的喷泉秀,构成了一道靓丽的人文景观。“歌声似雷撼心扉,电影相随上塔尖,和风香馨密如织,火树银花不夜天。”
2.?奇妙的阿拉伯“三宝”
奇妙的第一宝,当数阿拉伯椰枣。无论我们漫步迪拜街头,或驱车于旷野,随处可见一棵棵椰枣树,或亭亭玉立,或娜婀多姿,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根据迪拜房屋建造绿线强规,只有种植一定数量的椰枣树,房屋建造规划许可,才能获得政府批准。
大家一定不会陌生棕榈树。椰枣(datepalm)树与其一样,同属棕榈科,还有另外两个孪生姐妹,东南亚的油棕榈和非洲塞舌尔的海底椰子(CoCoDeMer)姊妹四个,个个身手不凡。笔者在此,仅仅介绍椰枣在阿拉伯人心中的地位。
古代的阿拉伯人,主要是由贝都因游牧部族构成,一部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基本讲清了其民族习性。他们逐水草而居,放牧纵横千余公里,随身携带的主要粮食就有椰枣。椰枣在阿拉伯人心中,不仅是一种美食,而且衍生成了一种文化,是沙漠中的一种神圣力量。
《古兰经》里,把耶稣出生的地方,也从马厩改为椰枣树下。“她怀孕了,于是退避到一个僻远的地方,阵痛迫使她来到一颗椰枣树旁,她说“啊!但愿我以前死了,而且已变成被人遗忘的东西。”椰枣树下有声音喊叫她:“你不要忧愁,你的主已在你的下面,造化了一条溪水,你摇撼椰枣树,就有新鲜的,成熟的椰枣,纷纷落在你的面前,你吃吧!你喝吧!愉快吧!······”
《圣经·旧约,摩西出埃及记》记载着:“因为耶和华,你的神领你进入美地,那里有河,有泉有源,从山中流出水来。那里有小麦、大麦、葡萄树、无花果树、石榴树、橄榄树和蜜。”此处所指的蜜,就是椰枣煮成的椰枣蜜。阿拉伯语叫“rub”或是蜜。
椰枣含糖量,能达到80%,同时含有天然的膳食纤维。未成熟的椰枣是金黄色的,可以当水果吃。椰枣变干成熟的过程,是在树上自身完成的,根本就不用加糖腌制,慢慢的变成黑色。采摘后,再晒干,保存期或可达到一年左右。椰枣充斥着一种竭嘶底里的甜,贝都因人把椰枣泡在水里,泡到发酵,则成了游牧中难得的享受——椰枣酒。
奇妙第二宝——阿拉伯香料。每当人们漫步于迪拜正街(GrandSouq—Deira)冷不丁会碰到阿拉伯商人,当街焚烧香料,或在你手上涂上香水,以此招来顾客,推销其香料。那种如仙如妙,五感通透,沁人心脾的奇妙香气,一定会让人着迷。
西方有句谚语,“世界上有了阿拉伯人,才有了香料”。明代郑和下西洋时,随行旅行家马欢在其著作中,记下了阿拉伯人用香的场景,“长幼俱沐浴,盛服涂容体,或蔷薇露或沉香水熏衣及体,又以炉燃沉檀香,然后行礼,礼既乃散,香满街市,半饷乃已。”
中国从阿拉伯进口香料,源远流长。据南洋史记载,公元前5世纪,阿拉伯人就到广州通商。宋史又载,仅宋神宗熙宁十年(年)一年,我国进口的阿拉伯乳香,约斤。原来我国的道贯佛寺,皇室殿堂,飘然的袅袅香烟,竟然来自阿拉伯。
阿拉伯地区所产香料,主要有丁香、沉香和乳香等数种。阿拉伯人,把香料用的出神入化,相传《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为了政治目的,以香料催情,使凯撒大帝和安东尼,纷纷拜倒其石榴裙下,使其征服埃及的计划,化为泡影。
唐人诗句“灯火灼烁九微映,香气氛氲百和然。”香料在阿拉伯是物质与精神的奇妙融合。
奇妙的第三宝,就是“沙漠之舟”骆驼。据科学考证,远古时期,骆驼是从美洲,跨越白令海峡,到蒙古高原,进入中东,再到北非。骆驼不仅能吃苦,而且非常耐渴,一次饮足水后,冬季忍渴25天,夏季也能达5天。阿拉伯半岛,骆驼曾用来做新娘的彩礼,凶手的赎金,是财富的象征,是人们难以割舍的伙伴和朋友。
至于骆驼为什么从美洲这种自然环境优渥的地方,跑到中东、北非,这种人类难以生存的地方,可能永远是个谜。
三、种树、种雨、种“痘”处处闪耀着迪拜人与大自然抗争的智慧。
据科学最新研究成果,中东与北非交界的红海,以及延伸线到黎巴嫩河谷,均是公里的东非大裂谷的组成部分。大约万年前,上帝硬生地将地球上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飘移分离,使得中东的阿拉伯半岛三面临海(东临波斯湾和阿曼湾,南濒阿拉伯海和亚丁湾,西傍红海)。形成一只半高长筒靴的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迪拜就靠近这只靴子的大脚趾处。
这里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交界处。气候炎热,干燥,夏季周期半年左右,气温常超50℃以上。这里的高温可能与此区域地质构成有关。原因之一是此处没有高山;原因之二是地表以下约10米均为黄沙,或强风化、中风化砂岩。在灼热的太阳照射下,吸热放热同时进行,婉如一个大的铁板烧;原因三,这里正常降水太少,年降水量不足㎜,蒸发量却要达到㎜左右。淡水资源极其稀缺。由此可知迪拜这种地方,是不适宜人类生存居住的地方。
但是迪拜人依靠科技和智慧,花费了大价钱,建立了海水淡化工厂,满足了城市日常用水要求。迪拜人热爱生命,珍爱绿色。每颗乔木和灌木及草皮下面,都精心布置了专门的滴灌管道,保证植物有足够的水分可以存活,以至每棵树的成本在美金以上。看看四处翠绿葱茏的街头公园和城市绿化,难道不会感叹,种树多么不易?
种雨则更不易。今年4至6月,笔者有幸巧遇迪拜千年难遇的几次降雨。每次降雨量,至少在50㎜以上。因为市政排水不完善,许多地方积水泛滥。据知,这是迪拜政府请全球顶尖气象专家,预测大气运行规律,先行种云,再适时种雨,人工降雨而成。每次降雨费用,均在数百万美金之上。
种“痘”则是揶揄。在迪拜这种千年少雨的地方,三个月内多次降雨后,生态平衡可能暂时受到影响,就滋生了大量的沙漠飞蝇(Sandflies)。其体型小,与蚊稍大,碰到人,立马围攻过来,在灼烈的阳光下,如饥似渴,即使穿带全身的防护服,透过头罩,许多人的脸上,还是被咬的无数小包,像青少年发育期,脸上长的“青春痘”,不仅火辣,还奇痒难耐。大家调侃为种“痘”。
四、迪拜“土豪”不土,阿拉伯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迪拜现任酋长,谢赫·穆罕穆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SheikhMohammedbinRashidAlMaktoum)生于年,曾先后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和英国皇家指挥学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国际化视野。在其著作《50段回忆,五十年服务,我的故事》一书中,展示其卓越的领导才能。
他的家族年前,带领约人的部族,从阿布扎比迁到迪拜这个小渔村,经历过艰辛的发展历程。他们喜欢挑战不可能,相信发展和革新,多次抓住稍纵即逝的历史机遇,如主动设立大英帝国东印度公司贸易中转站;建立中东第一免税港,吸引投资和人才等政策,才在这片沙漠地区,终于建设成了一个真正全球化的、不可复制的国际大都市。
书中指出,迪拜50年来,不断完善全球自由贸易政策,秉持经济多元化,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持对所有人开放,欢迎所有能为迪拜经济增长作贡献的人士,来此投资兴业,安家落户。至此,迪拜人口发展到约万,其中90%以上,来自全世界多个民族。其经济总量中,石油贸易已不足5%,主要由旅游业,航空业,金融服务业,房地产投资和国际贸易等业态支持。迪拜人的年均收入达美元,其富裕程度,大家可想而知。这些伟大成就,绝非偶然。常言道:“聪明有种,富贵有根。”翻开历史画册,我们可略知一二。
(1)?、阿拉伯地区,是人类文明的起源之地。人类四大古文明中,排列第一的古埃及文明;第二的古巴比伦文明,均位于此。
笔者曾在大英帝国博物馆参观时,惊叹于据今年前,埃及的木乃伊棺椁,其漂亮的纹饰,锃亮的漆器外观,相较于距其年后,在湖北省博物馆的楚国漆器,好像还要略逊一筹。
(2)?百年翻译运动:广袤的阿拉伯地区,既是亚、欧、非地理交汇处,也是西方文明的枢纽。自伊斯兰帝国建立后,随着征战的铁蹄所到之处,掠夺书籍、文物也是穆斯林士兵的一项重要内容。
故此,从公元8世纪开始,在近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帝国用各种形式,有组织地开展翻译考证活动。其“智慧馆”就是中心机构,由翻译局、科学院和图书馆组成。他们大规模地将古希腊、罗马、波斯、印度,甚至中国典籍,翻译成阿文。
其翻译内容涵盖语言、文学、星相学、宗教学、哲学、历史、艺术、政治学、法律、数学、医学、天文、自然科学等多门学问。其中不乏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范畴篇》;托勒密的《天文大集》;柏拉图的《理想国》等等。通过这项翻译活动,在阿拉伯世界,留下了浩如烟海,灿若繁星的学术典籍。
如阿拉伯数字就来自印度;《一千零一夜》故事,多数源自古代波斯等区域。此项活动极大地提升了阿拉伯文明水平。后来,还直接影响到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自此,谁敢说阿拉伯人无文化,迪拜人是“土豪”?
朋友,如果你来迪拜,在行囊中,一定记得带上一本《一千零一夜》——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嫉妒,他就喜欢听故事。还要带上阿拉丁神灯,好顺利地走出设有陷阱的洞穴。迪拜,是一个奇妙的地方!
年6月25日·于迪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