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弗里敦 >> 弗里敦地图 >> 跟着马丁路德走中记宗教改革五百
与智者为友,携善者同行!
(年,帝国议会于沃木斯召开,路德在此受审)
沃木斯
本次旅程第一天(3月27日)早上,我们从法兰克福直接到沃木斯,这里是路德宗教改革重要的里程碑。
年1月3日,教廷正式革除路德的教籍。选侯智者腓德烈坚持要对路德举行听证会,之后才判决他是否有罪,此举同时得到神圣罗马帝国新皇帝查理五世同意,传讯路德并授予安全保证,保障他平安出入沃木斯,参加皇帝亲自召开的帝国议会(DietofWorms,帝国议会是神圣罗马帝国最高审议及立法机构,在帝国内部不同地点举行)。这次议会在年1月28日至5月25日期间举行,讨论许多与帝国有关的议题,但最重大的是召见路德,以及讨论宗教改革带来的影响。
对路德的安全保证,在胡斯年因火刑而殉道后,更形重要。路德于年4月16日抵达沃木斯,在次日帝国议会中,当着所有王公及帝国城市代表面前受审,并要求他反悔,收回反抗言论。当时担任皇帝的代言人,就是莱比锡的厄克教授。路德在经过允许思考一天后,表示拒绝反悔,除非有人能透过圣经指出他的错误。厄克指责路德,没有资格反驳圣经与传统同等重要的正统性,路德则响应只接受圣经的权威,不接受教宗及议会的权威,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矛盾。据说他说了下述名言:“这是我的立场,我别无选择,求上帝帮助我,阿们。”这段话出自墨兰顿的记录,应该是可靠的。
(路德从沃木斯会议全身而退,自年5月起,一连隐居十個月的避难所)
议会继续召开,5月26日,查理五世签署并正式颁布《沃木斯谕旨》(EdictofWorms),判定路德为异端,六位选侯有四位签了字,腓德烈和另外一位没有签。不过,路德在会议结束前就逃走了,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如果仍留在沃木斯,可能会如当年胡斯一样受拘禁,甚至殉道。
我们在沃木斯议会前驻足观看,到附近的宗教改革纪念公园,瞻仰重要的宗教改革者及保护者的雕像,包括路德、墨兰顿、胡斯、威克里夫(JohnWyclif,约年代~,英格兰改教先驱)、智者腓德烈及黑森腓力等。游客如织,阳光普照,却又带点冷风。想象五百年前这里的气氛凝滞,三十八岁的路德冒着生命危险,持守坚定立场,为信仰辩护,风骨峥嵘,令人钦佩。
(艾森纳的瓦特堡)
艾森纳
位于艾斯里本附近的艾森纳,少年路德曾在~年间在此修读,预备入读艾弗特大学。这里最有名的瓦特堡(Wartburg),原为中世纪匈牙利圣伊丽莎白(St.ElisabethofHungary,~)故居,内有许多壁画描述圣伊丽莎白的善行。我们在4月7日抵达艾森纳,参观瓦特堡。
路德在沃木斯会议全身而退,没有遭到杀身之险,但却告失踪,有传言他已经遇害。事实上是腓德烈为了保护路德,在4月26日路德回威登堡的路上,派士兵“绑架”他,偷偷藏在路德年轻时居住过艾森纳附近的瓦特堡,化名为乔治爵士(JunkerJ?rg,theKnightGeorge),但腓德烈很聪明,不让士兵告诉他路德在哪里。
路德在瓦特堡隐居了十个月(年5月~年2月),期间没有闲着,他花了十一个星期,完成圣经《新约》由希腊文译为德文的初稿,并于年9月正式出版。十二年后(年),路德得到其他宗教改革家协助,完成新旧约德文圣经的翻译及出版,使通晓德文的人都能自己读圣经,不必假手于神职人员。路德余生致力于译本的完善,虽然路德的译本不是第一部德文译本,但对于现代高等德文有极大帮助。
路德除了翻译圣经之外,也有很多神学及思想辩论的著作,并创作许多圣诗,其中最著名的一首诗歌,就是根据《诗篇》四十六篇、写于至之间的《上主是我坚固保障》,在宗教改革期间振奋许多人心,现在有些天主教会也将之用在弥撒中。
(作者夫妇在施拜尔天主教大教堂外合影)
施拜尔
位于德国莱茵河畔、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的施拜尔,是“抗议宗”教会的发源地。年4月19日,神圣罗马帝国在此召开帝国议会,讨论解冻迫害新教徒的《沃木斯谕旨》,部分与会诸侯和弗里敦市代表对前述判决提出反对,由此产生“抗议宗”或“更正宗”(Protestant),即新教徒(基督徒)的代名词。此处主要景点是天主教的施拜尔大教堂,为记念施拜尔的圣徒──圣玛丽而建,于年列为世界遗产。
(施拜尔天主教大教堂)
赞赏
长按白癜风的有效治疗方法哈尔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aerhatit.com/flddt/14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