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弗里敦 >> 弗里敦交通 >> 珞珈哲享杨云飞目的王国与伦理共同体就
摘要
宫睿的《康德目的王国公式绎解》对当前学界关于目的王国理念的宗教性、政治性和形而上学解读方案提出了批评,并提出一种基于多边交往模式的准形而上学解释。针对宗教性解读,宫睿提出三项质疑:目的王国中的成员与首脑身份可以统一到人身上,不涉及更高的存在者;目的王国的理想性意味着引入上帝是不必要的;引入上帝会导致他律。结合康德哲学中目的王国与伦理共同体这两个核心理念,这三项质疑均可得到回应。首先,就首脑身份而言,非宗教性的阐释会与康德主要文本的表述存在明显的不一致。其次,更为重要的是,就目的王国所指向的伦理共同体理想的必要性、建构要素与意义而言,其宗教维度是不可或缺的。保留康德哲学中道德理想的宗教维度,才能既凸显康德对于人的理性与自由本质的确证,又不忽略康德对于人的有限性的深刻阐释。最后,由于纯粹实践理性的基本法则适用于一切理性存在者,服从上帝的命令与道德自律是相容的,目的王国理念的宗教维度与康德伦理学的自律精神也是相容的。宗教性解读不会陷入传统道德神令论的他律困境。目的王国理念的宗教性阐释展现了康德伦理学中的道德理想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
关键词
目的王国;伦理共同体;自律;相容性论题
近年来,康德的道德哲学成为国内外哲学界研究的热点,其定言命令学说中的目的王国公式也得到一定阐释。笔者觉得,这些阐释虽颇富成效,但与该公式本身特别是其中的目的王国这一理念对康德实践哲学的重要性乃至于对当代实践哲学的特殊价值,仍是不匹配的。为此,笔者曾发表《康德目的王国理念新解》一文(以下简称为《新解》),对目的王国这一理念做了一种较为新颖的、有神论的解读,想为深入理解这个主题提供一点契机。令人欣喜的是,笔者所期待的抛砖引玉的效应已经出现。宫睿新近发表的《康德目的王国公式绎解》一文(以下简称为《绎解》),不仅对于当前解读目的王国理念的三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剖析、批评,还从一种准形而上学的立场出发,对目的王国内部的运作机制进行颇具启发意义的阐释。在《绎解》中,宫睿把当前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颇为贴切地命名为宗教性解读、政治性解读和形而上学解读,并分别选取笔者的《新解》一文、罗尔斯(JohnRawls)及其追随者从政治建构主义角度出发解读康德目的王国的相关论著、弗里克舒(KatrinFlikschuh)的论文为实例。从最近数十年来康德目的王国公式诠释的效应史看,罗尔斯及其追随者的政治性解读,既是最为流行的,也是最早出现的。弗里克舒的形而上学解读则是对于政治性解读的反动,力图恢复康德目的王国概念的形而上学特质。至于笔者所做的宗教性解读,如同《新解》一文开篇提出的,主要是扩展约翰·黑尔(JohnHare)等学者对于康德道德哲学之宗教维度的阐发,针对的是更长时段以来的、康德道德哲学阐释中纯然世俗化的倾向。通过揭示其宗教维度,笔者希望呈现出康德思想微妙的特质。
如果我们采纳罗尔斯式的区分,对目的王国的这三种解读就依次呈现为从单纯政治的到越来越整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paerhatit.com/fldjt/18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