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弗里敦 >> 弗里敦机票 >> 武汉传来好消息功不可没的她,又有谁知道
重大喜讯!
3月17日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中国已经成功研制出重组新冠疫苗,并且已做好了大规模生产的前期准备工作!
陈薇院士带领的科研团队,自1月26日进驻武汉疫区之后,一直争分夺秒地开展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药学、药效学、药理毒理等研究。
1月28日,特朗普宣称,美国科学家将会在12周内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对此,陈薇自信回应道:“我相信,我们国家科研人员的速度,不会亚于美国!”
现在,陈薇团队用行动践行了诺言,她们做到了!
美国也不甘落后。据美国CNN报道,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在当地时间16日宣布,美国研发的一种新冠病毒疫苗当天开始进行第一阶段临床试验,首位入组志愿者已接受试验性疫苗注射。
让人惊诧和疑惑的是:美国新冠病毒疫苗跳过了动物实验,直接开展人体测试。
不过,无论是哪个国家最先制造出新冠病毒的疫苗,对于全人类来说都是好消息。
陈薇院士表示:“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地球村,我们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疫苗就是终结新冠最有力的科技武器。”
1说起钟南山、李兰娟两位院士,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说起陈薇院士,知道的人就少得多了。
陈薇是谁?
中国为数不多的女将军
49岁晋升少将
中国工程院院士
抗击非典的杰出科学家
“埃博拉的终结者”
此次新冠疫苗研制的领头人
陈薇的人生履历,可以说是战功赫赫:
年,她狙击非典,保护名医护人员免于感染!
年,她作为“北京奥运会军队安保”专家组成员,成功处置了数十起核生化疑似事件。
年,她带领团队,研发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埃博拉疫苗,被誉为“埃博拉病毒终结者”。
还记得年创造了中国电影票房奇迹的《战狼2》吗?
电影中的女主角、拼命保护拉莫拉病毒疫苗的陈博士,就是以陈薇为原型!
2鼠疫、天花、非典、埃博拉……这些骇人听闻的传染性病毒,陈薇的工作就是与它们打交道。“玩毒”29年、救人无数的她,拥有开了挂一样的人生。
出生于年的陈薇,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她18岁进入浙江大学化工系本科就读,22岁获得浙江大学唯一的保送资格,进入清华大学攻读硕士。
我们现在看到的陈薇一头干练的短发,说话做事处处彰显着军人的果敢和雷厉风行。
但学生时代的她,其实是个喜欢文学和舞蹈的文艺女孩,长发飘飘、容貌秀丽。用现在流行的语说,就是长了一张典型的“初恋脸”。年,陈薇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之际,她收到了深圳一家生物公司的邀请。如果去那里工作,陈薇将过上高薪白领的工作。但偶然的一个机会,改变了她之后的人生轨迹。有一天,陈薇因为要帮导师取一份抗体,走进了军事医学科学院。那里尖端的研究课题和先进的科研设备震撼了她,也吸引了她。也就是在那个时候,陈薇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参军。她主动找到军事医学科学院要求从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是个什么样的机构?它可是周恩来总理亲自签署命令、从全国抽调最优秀的科学家成立的,可以说是齐聚天下英才,被选上的人绝对是万里挑一。不过,陈薇很幸运,她被选中了。年4月,陈薇特招入伍。参军之后,陈薇的另一个重要选择,就是未来的研究方向。炭疽、鼠疫、埃博拉……这些致病微生物,在战争时期可能会成为敌人手中的武器,和平时期则可能是导致大规模疫情发生的罪魁祸首。“病毒是公共健康的最大杀手”——凭着职业敏感和军人的使命,陈薇将抗病毒药物作为主攻方向。年,从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毕业的同年,她成为了一位母亲,休了一个月产假,就马不停蹄地回到实验室。
3年,“非典”在全国各地陆续爆发,陈薇临危受命,带领团队对SARS病毒展开研究,率先分离出非典病毒的元凶。
她预判自己正在研究的ω干扰素,对“非典”有抑制作用。
为验证药物的效果,陈薇率先走进了生物安全三级负压实验室。她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每次进去呆八九个小时,为了和疫情抢时间,期间不吃不喝,不上卫生间。
经过50多天的连续奋战,陈薇团队研制的广谱抗病毒药物在抗击非典中发挥了关键作用,1.4万名预防使用“重组人干扰素ω”喷鼻剂的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
她保护了名医护,保护了个家庭!因为每天都要与高浓度的“非典”病毒零距离接触,陈薇与团队被单独隔离。
在长达多天的时间里,丈夫和4岁半的儿子都没有办法见到陈薇。偶然的一天,儿子从电视里看到了陈薇,他立马凑上去亲吻电视里的妈妈。这一幕被陈薇的丈夫拍了下来。非典期间,在接受采访时,记者问陈薇:“你每天跟‘非典’病毒面对面,怕不怕?”
陈薇脱口而出:“穿上这身军装,就意味着这一切都是你该做的。”
4早在年,在大多数国人还不知道“埃博拉”为何物时,陈薇就针对这一烈性病原体展开研究,她敏锐觉察出“埃博拉病毒离我们,也就是一个航班的距离”。
当时,埃博拉病毒还没有对人类造成大的威胁,她提出这样的假设,承担了极大的压力。但她始终坚持自己的看法,极力争取到“重组埃博拉疫苗项目”,还获得国家“计划”支持。
谁也没想到,她成了埃博拉病毒的“吹哨人”。
年年底,埃博拉在西非爆发。随后,蔓延到了欧洲和美洲。
埃博拉病毒传染性极强,致死率高达50%以上。世界卫生组织和欧美多国派出的援助非洲的医疗队伍都束手无策。美国把埃博拉病毒称为“最高等级之生物恐怖袭击武器”。
全球陷入一片恐慌。
危难时刻,陈薇站了出来!
她不顾危险,前往非洲一线,她要去战胜埃博拉,将病毒阻挡在国门之外!
因为她深知,埃博拉病毒一旦在非洲大规模爆发,如果不想办法控制住,那么紧邻的亚洲将无可避免!
在非洲塞拉利昂开展临床试验的间隙,陈薇来到弗里敦一家孤儿院,那里收留了49位,埃博拉病毒夺去双亲的孤儿。身为一名母亲,陈薇很心疼地说:真希望,不再有孩子因为埃博拉而成为孤儿。
这次探访让陈薇有了奋斗目标——“想把我们的疫苗用在全世界人身上。”
在那场不分国界的战斗中,陈薇团队拿出中国军人的血性和智慧,只用了短短4个月时间,就将世界首个基因型埃博拉疫苗,推进到临床试验阶段,并先后4次赴塞拉利昂开展临床试验,与埃博拉患者零距离接触。
一支小小的疫苗,意味着帮助非洲人民防控埃博拉疫情的胜算大增,为疫区的无数生命打开了希望之门。并且,这也是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疫苗第一次走出国门,在境外进行临床试验。
陈薇,一个多么勇猛的女子,她将非洲人民从死亡的威胁中拯救出来,被誉为“世界埃博拉终结者”。
同时,她战胜了埃博拉病毒,守住了国门,实现了中国疫苗,在境外临床试验的“零突破”。
那一刻,世界为她惊叹,国人为她自豪,是她,拯救了全世界千千万万人!
这次新冠病毒爆发,54岁的陈薇再次出征、进驻武汉疫区。
与“毒”共舞29年,陈薇始终冲锋在前,于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她说:“除了热爱,我想不出其他理由。”
就是这样一位救了无数人的陈薇院士,我们却很少看到她的消息,没有华丽的宣传稿,只有零星的严肃的采访。
因此,所有人都知道钟南山,知道李兰娟,但却极少有人知道陈薇。
闷声干实事的陈薇,值得我们铭记,值得我们点亮“在看”,让更多人知道她。
致敬陈薇院士!巾帼之花,期待凯旋!
-END-
海外置业热门项目▼
22万起在日本买房还能拿绿卡?10年包租,年收租18万起!以租养房永久产权,有的赚~长按识别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