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弗里敦 >> 弗里敦经济 >> 病死率可高达90两年带走上万条生命
“它在不断地变化中,它褪去的时候你以为它已经消失了,而之后它又会以其他的形式卷土重来。”
——《血疫》
09年末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疫情至今还在持续,隔离在家,企业停工,学校放假······人类社会在微小的病毒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但与此同时,在非洲热带雨林深处,还潜伏着一个令人谈之色变的“恶魔”持续散播着恐惧和死亡,那就是被《血疫》原著称作“人类生命的黑板擦”的埃博拉病毒。
一些读者可能已经从同名热播美剧中感受到了其毛骨悚然之处,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埃博拉病毒的特性和主要的几次疫情,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历史中的现实。
什么是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属于丝状病毒科,是一种人畜共通病毒,生物安全等级为四级(艾滋病、SARS为三级,级数越大表明病毒越危险),可导致严重且致命的埃博拉病毒病(又称埃博拉出血热)。
这种烈性传染病发病迅疾,致死率高达90%,且人类至今都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手段能够与之抗衡,“生命的黑板擦”便是由此而得名。目前已知的埃博拉病毒有6个亚种,其中4种可使人类致病:
扎伊尔埃博拉病毒(EBOV)
苏丹埃博拉病毒(SUDV)
科特迪瓦埃博拉病毒(TAFV)
本迪布焦埃博拉病毒(BDBV)
其中致病性最强的是扎伊尔埃博拉病毒,有高达40%-90%的致死率。
此外,年0月在美国发现了第五种——雷斯顿埃博拉病毒(RESTV)。它可以引起灵长类动物的严重疾病,但在疫情爆发中没有人类受到感染。
08年在塞拉利昂的蝙蝠身上发现了第六种埃博拉病毒,并命名为邦巴利埃搏拉病毒(BOMV)。
埃博拉病毒结构症状
人在不幸感染埃博拉病毒后,通常会有~天的潜伏期,但只有在显现症状后才具有传染性。
一开始的症状可能只是发烧、极度虚弱、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等,称作“干期”,这时症状并不明显,甚至有人被误诊为普通感冒;几天后病情就会急剧加重,出现全身性疼痛、慢性腹痛、呕吐和腹泻(湿期),继而人体的免疫系统被病毒全面破坏,导致血管破裂,患者从眼睛、嘴巴、耳朵和其他孔里向外渗血,胃肠道和其他内脏也可能会发生内出血。
他们的白眼球将变成红色,甚至连呕吐物和腹泻物里都会出血,皮下形成大血泡,症状十分骇人。最终绝大多数患者因多器官衰竭、出血不止或者是休克而死亡,距离发病仅仅相隔8~7天。
即使侥幸存活,幸存者的生活也并未像想象中那样美好。有些人治愈后却被病毒夺去了视力,还有些失去了行走能力、出现了神经障碍,甚至还会家庭破裂、被当地社会排挤······
感染途径
埃博拉病毒目前已知主要有两种传播途径,一种是人们通过接触(通常在屠宰、烹饪或食用时接触)被感染的动物或通过接触被感染人的体液而遭到感染;还有一种是体液传播。感染者的血液、其它体液或分泌物(粪便、尿液、唾液和精液)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进入健康人体后,即会造成人际感染。
当健康人的破损皮肤或粘膜与受感染者体液污染的物品或环境发生接触时,也可发生感染。被污染的物品包括脏衣物、床单、手套、防护装备和医疗废物(如用过的皮下注射器)等。埃博拉疫情早期爆发时主要就是这种转播类型。
据报道,在扎伊尔(现在的刚果民主共和国-DRC)第一次疫情暴发期间,Yambuku医院的护士竟然每天只用五支注射器,为至名患者提供治疗,落后的医疗条件为病毒在人间肆虐创造了机会,也成为了悲剧的开始。
所幸,埃博拉病毒尚不会像SARS和新冠病毒那样可通过飞沫甚至气溶胶传播,加上极高的致死率,限制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行。
埃博拉疫情爆发历史和起源埃博拉病毒是年在两起几乎同时发生的疫情中首次出现的,一起疫情发生在刚果民主共和国靠近埃博拉河的一个村庄,另一起出现在苏丹一个边远地区。
在年至04年间,埃博拉病毒病主要在中非和西非热带雨林附近的偏远村庄爆发,然而到了04年,埃博拉疫情在西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首次爆发后,在这些国家中的城市地区传播迅速。
伴随这一大规模爆发,埃博拉病毒病例被带到意大利、尼日利亚、马里、塞内加尔、西班牙、英国和美国,并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国际
转载请注明:http://www.paerhatit.com/fldjj/19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