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日0—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89例(湖北省例),新增重症病例例(湖北省例),新增死亡病例57例(湖北省56例,重庆市1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例(湖北省80例),新增疑似病例例(湖北省例)。截至月日4时,国家卫生健康委收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北京市核减3例,江西省核减1例),现有重症病例96例,累计死亡病例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共有疑似病例例。目前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人,当日解除医学观察人,共有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33例:香港特别行政区15例,澳门特别行政区8例,台湾地区10例。好消息!临危受命的武汉火医院,今天就要开始接收病人了,主要救治确诊患者。医院共张床位,1月4日动工,到昨天(月日)正式交付,历时10天,前后名左右建设者参与,工地的4小时直播页面超过万人次观看。昨天上午,位从医院抽调的医护人员,从沈阳、兰州、南京、广州四地分别出发抵达武汉,和已支援武汉近10天、第一批抵达的来自陆军军医大学、海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大学的位医护人员一起,组成一个包含人的医疗团队,承担医院的医疗救治任务。院长张思兵大校昨天也已亮相,医院(医院)卫勤部部长,公开资料显示,他出生于年,曾参加过年抗击SARS、医院等重大任务。张思兵发表过多篇关于SARS防治的论文,例如《SARS诊断、医院收治策略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医学防护》等等,其中第二篇他是第三作者,而第四作医院院长张雁灵。火神山以及预计月5医院,被称为武汉的“小汤山”。医院接收了名非典病人,其中67人康复出院,参与治疗和护理的名医护人员没有一人被感染,被认为是北京SARS防治的转折点。医院建立之时,正是北京SARS疫情最紧张的时候,医院全线告急,病床缺口到张。张雁灵后来说,“当时给我的感觉是很可怕,病人已经多到了没有地方容纳的地步,甚至治疗病人的医生也在不断倒下。”目前武医院床位数一共张,月日提出将改医院能够新增张床位,加上火神山的张,雷神山张床位,困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武汉医院建造过程1月3日10时起,武汉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紧急关头,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当天下午,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建设一个武汉版的“小汤山”,选址蔡甸。会议要求,按照应急工程,一切都特事特办。医院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火神山。8天时间,一座可容纳医院正式落成。这是一场与时间持续赛跑的“战役”。月日记者从中建三局获悉,总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的医院,武汉医院正式完工。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军队抽组名医护人员于月3日起承担武汉火神山新型冠状医院医疗救治任务。该医院主要救治确诊患者,编设床位张,开设重症监护病区、重症病区、普通病区,设置感染控制、检验、特诊、放射诊断等辅助科室。此次抽组的医疗力量来自全军不同的医疗单位,其中,医院抽组人,先期抵达的陆军军医大学、海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大学人纳入统一编组。此外,从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抽组15名专家组成联合专家组,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据了解,医护人员中有不少人曾参加医院抗击非典任务以及援助塞拉利昂、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疫情任务,具有丰富的传染病救治经验。火神山将于月3日正式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医院也将于月5日建成。与疫魔竞速!自紧急开工以来,医院的建设一直备受
“新建的医院医院,可以解决张左右的床位。”武汉市市长周先旺在1月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除了在建的火神山、医院,武汉市还将对远城区6家医院进行改造,增加床位1万张左右,及时收治确诊病例。为应对疫情新形势,武汉市1月9日决定将正在修建的医院病床数由原先设计的1张扩增至约张。焦点二:10医院是怎么做到的?1月31日晚11时,当很多人开始进入梦乡时,戴着口罩的中建三局项目负责人李健依然站在医院灯火辉煌的施工工地上,指挥工人热火朝天地施工。按照规划,医院将于月日建成,这意味着从1月3日进场施工到竣工,仅有10天的建设工期。相比之下,医院更是“神速”。自1月6日正式开工以来,仅仅5天,总体建设进度已完成60%以上。
“速度的背后,是我国建造技术的创新。”正在医院现场指挥的中建三局一公司党委书记吴红涛说,医院的建设采用了行业最前沿的装配式建筑技术,最大限度地采用拼装式工业化成品,大幅减少现场作业的工作量,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同时,在外部拼接过后进行整体吊装,将现场施工和整体吊装穿插进行,实现了效率最大化。焦点三:短期内如何调集大量建设工人?记者近日在医院施工现场了解到,项目有多名工人和近千台各类大型机械设备及运输车,4小时轮班作业。时值春节假期,许多农民工都已返乡过年,短时间内如何调集这么多工人?负责火神山施工的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技术部经理叶建介绍,1月3日进场当晚,中建三局迅速调集了武汉市正在加班的5个建设项目中的多名工人,场地平整等工作才可以迅速展开。与此同时,中建三局还广发“英雄帖”,通过劳务分包公司迅速召集工人。湖北含璋劳务公司总经理付剑平说,1月3日晚接到通知后,4日一大早就带着一辆大巴直奔恩施,沿路到宜昌、荆门、荆州、仙桃等地接回工人;同时,又动员武汉周边农村的工人结伴前来。正值春节,开始,一些工人并不愿意回。当听说是来建设收治新型冠状病毒医院,许多人就同意了。“医院建好,早点消灭疫情。”付剑平说,4日当晚,他们带领多名工人进场施工。焦点四:如何防止院内交叉感染?记者从医院隔离病区病房样板间看到,病房内设有一个由两层玻璃和紫外线系统构成的传递舱,病人的餐食和药品都会从这个传递舱传递进来,通过传递舱内的紫外线系统消毒,避免感染。每个病房安置有两个床位,房间内有独立的卫生间。“既要严防污染周边环境,也要严格控制院内交叉感染。”医院项目的总设计师、中南建筑设计院党委副书记杨剑华介绍,医院以“洁污分流、医患分流、人物分流”为原则,采用严格的“三区两通道”设计,医护人员按“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的工作流程布置工作区域。每进入一级区域,医护通道与病患通道完全分离,为医护工作者提供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焦点五:对临近的湖泊会不会带来污染?“不会污染附近湖泊。”中建三局安装公司技术负责人李永峰介绍,医院的废水从排出到处理合格要经过7道严格的工序,先在院区内经过全封闭的收集和预消毒处理,再提升到污水处理站进行生化处理,最终经系统检测合格后,才会排入市政管网。李永峰测算,医院每天最多会产生吨—吨污水,而医院的污水处理能力最大能达到每小时80吨,“也就是医院每天最多可处理吨污水,现有处理能力非常充足。”对于雨水也不“放过”。中南建筑设计院防水设计师张颂民介绍,为防止雨水渗入地下,隔离区内地面全部做了硬化处理。通过混凝土基层、防渗膜和钢筋混凝土地面层等三层防护,确保无雨水下渗。而雨水经收集进入院内调蓄池,经消毒后排入城市污水系统。焦点六:医院周边居民健康造成影响?“医院的选址都位于武汉市常年主导下风向。”杨剑华介绍,医院所在的后官湖和黄家湖地区都是下风向,且所有房间排风均经过消毒杀菌及高效过滤处理达到国家标准后,才高空排放。杨剑华说,医院绝大部分医技用房为负压房间,并在病房、ICU按相关规范加大新风量。这样的话,房间内的压力比外面低,可以有效避免病毒随着气流传到外面,污染室外空气。焦点七:交付后如何使用?是临时建筑还是长期使用?据了解,医院建成后,将整体移交给解放军相关单位管理,医院,用于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医院采用的是集装箱房,医院为钢架临时建筑。对于疫情过后医院是否继续保留使用,武汉市城乡建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得有待疫情过后再予研究决定。吴红涛介绍,从功能上讲,医院建成后可满足长期使用的需要。同时,由于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所有建筑均可快速拆除,部件经消毒处置后可周转使用。
月3日凌晨,
中国建筑发布了一组医院病房实拍的图片:武汉加油!天佑中华!转载:医麦客News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paerhatit.com/fldjj/19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