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敦

潇湘家书杨佳琪

发布时间:2021/7/24 13:09:57   点击数:

尺素传真情,家书抵万金。家,从来都是中华儿女心中放不下的牵挂。一封封家书,笔下流淌的是对家人的深深思念。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能时常陪伴在家人身旁,只因心中有更重要的使命担当。汗如雨下的田间,熙熙攘攘的社区,条件艰苦的边疆……他们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他们伟大,因为他们把别人的幸福安康看得比自己的更重要。但是他们也很普通,走下工作岗位,他们也不过是寻常的父母、子女和爱人。

益阳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市文明办共同推出的《潇湘家书》节目,通过一封封家书来展现平凡人的不平凡之处。本期《潇湘家书》我们共同品读杨佳琪写给远在非洲进行医疗援助的爸爸的一封信。

杨佳琪

杨医院麻醉科麻醉医生,年7月份,他作为中国(湖南)第21批援塞医疗队队员,随同医疗队将我国医疗技术带给当地百姓,并提高当地公共医疗救治水平。

塞拉利昂是世界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由于缺乏必要的干预,产妇生产如同经历一次“鬼门关”,而由于各种疾病和缺乏及时医疗救助,有太多的母亲忍受着撕心裂肺的丧子之痛,其中以新生儿死亡率最高。

去年,医疗队唯一的麻醉医生杨勇副教授感染了疟疾,手术这天,杨医生正躺在病床上经历冷热交替的煎熬。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杨医生走出病房,拔掉刚刚打完的吊针,冒着满头大汗开始工作。在多名医护人员的努力下,手术顺利完成,母子平安的消息传出,产妇呼勒玛图的丈夫感激得流下了喜悦的眼泪。

杨勇(右二)身患疟疾带病坚持工作

在杨勇和医疗队的帮助下,进驻塞拉利昂三个月的时间,成功地帮助了50余名孕产妇诞生了健康宝宝。

年春节,远在非洲塞拉利医院医生杨勇收到了女儿杨佳琪的一封家书……

亲爱的爸爸:

远在千里的您还好吗?

又想起了我们分别的时候,在机场我拉着妈妈,死死的咬着嘴唇,还有点自欺欺人地对妈妈说:“你不要哭。”其实,我的泪水最不受控制,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颗一颗地往下落,落在你的心上,也落在我们的心上。

说实话,不是因为我们一年的分别而感到伤心难过。我的每一滴泪都是骄傲的,都是为你骄傲的。你们响应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履行着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踏上非洲大陆救死扶伤。你走进海关前,捏了捏我的脸,笑着说:“你和老妈一定要好好的。不要打起来了。”我们都笑了,十年来我们的家庭氛围是如此融洽,怎么会打起来呢?

你去到非洲,平时我们就是视频聊天,小小的电子屏幕,传送着远隔千里的牵挂,溢满了温暖的亲情。这大半年,我和妈妈都没有闲着,妈妈努力工作,更加忙碌,管我的时间也大大减少。我意识到自己也需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生活也更加独立了。这样才会让你在非洲安心地工作,不会给你丢脸。这种倔强,这种坚强,造就了我对学习的热情,对生活的热情。放学后我总是会买一些菜,回到家看到妈妈不在,就自己挽起袖子炒两盘菜,减轻妈妈的负担。妈妈回来总是可以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她望着餐桌,眼里浮现出欣慰和喜悦。

白居易说“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记得有次打电话,你的声音有些低沉,淡淡地说:“其实到这边来久了,我还是很孤独的。也捏不到宝宝的脸了。”一下子大家都沉默了,我说“敢情我的脸是橡皮泥呢,你们想捏就捏!”刚刚沉默的气氛才又活跃了起来。妈妈捏了捏我的脸,告诉爸爸她在帮他捏,只有半年了,过了这半年就可以来捏我的脸了。其实我们心中都充满了想念,但是谁都不愿意表现出来,把自己最坚强最乐观的一面献给对方。你在非洲治病救人,妈妈在长沙也是救死扶伤,我在家里努力学习,看似远隔千里,实际上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也正是这些情感,把中国和非洲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爸爸,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爱你的宝宝

杨勇常说要做一名有用的人,晚年不会因碌碌无为而悔恨;做一名有使命感的人,为中华崛起,民族复兴而读书,成为民族的脊梁;做一名有紧迫感的人,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像杨勇一样的医务人员,不单纯是一个医务工作者。他们身背国旗,代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形象。无论在哪里都要肩负责任,做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同时也为当地的华人和援建的同胞提供医疗服务。为这些可爱而伟大的生命守护者致敬。

本期《潇湘家书》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潇湘家书》播出时间:

每周二、四20:13

FM88.1益阳交通频道

编辑:黄凭

审核:彭坦征

二审:张智

三审:陶黎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aerhatit.com/fldjc/2060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