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敦

痴心不改20年,华大的光荣与梦想

发布时间:2019/9/16 16:13:54   点击数:
年9月9日的早上9点,在北京顺义区空港工业区B区6号楼3楼一间办公室里,几十个人盯着一个时钟,开始读秒,“1,2,3......9!”众人读秒的喊声,响彻了整个6号楼。没有鲜花,没有剪彩仪式,甚至没合个影,时间在这一刻定格,年9月9日9时9分9秒,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宣布成立。众人的读秒声,就像举重运动员在上场承受巨大负重挑战之前,那一声清脆的呐喊。几天前,人类基因计划协作组在伦敦召开第五次会议,也是协作组最后一次确定各国任务的会议。杨焕明做了5分钟演讲,申请代表中国,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为了让中国不错过“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个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汪建说:“就算砸锅卖铁,也要圈个1%!”他与杨焕明、刘斯奇和于军都放弃稳定富足的海外事业回国。汪建为了贷款抵押了个人的公司,杨焕明四处筹钱,从家乡政府到中科院甚至是直接向员工和家属借钱,这才凑齐了筹建资金。成立仪式上,不少人都哭了,那是激动的泪水。汪建在热泪翻滚的时刻躲开人群,装作喝水,在角落里悄悄抹去了眼泪。一条写有“为了祖国的荣誉”的横幅,从此时开始,一直挂在实验室的墙上。20年,痴心不改,造福人类,让我们一起穿越回年,重温华大20年的20个瞬间。

01

年8月28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接见杨焕明(后排左一)、于军(后排左二)、汪建(后排左三)等人类基因组计划科学家

人类基因组计划

和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一起

被称为20世纪影响世界的三大科学工程

它革命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及医疗健康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也点亮了人类探索生命科技的未来

由汪建、杨焕明、刘斯奇、于军为首的华大科研团队

与其他中国科学家共同承担了该计划中的1%

由此,中国的生命科学开启了

从跟踪,到追赶,再到同步,直至引领的跨越

02

年4月5日,《Science》以封面文章发表水稻(籼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

一个物种基因组计划的完成

意味着这个物种学科和产业的新开端

年,经过不分昼夜地追赶

华大在全球率先完成了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

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科研实力

推动了水稻相关研究的开展和产量的增长

为保护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科学力量

农业将跨入一个新时代

03

年4月20日,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华大

“想中央之所想,

急人民之所急,

办抗病之所需”

这是年SARS疫情被基本控制后

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视察华大时给的评价

当时SARS病毒的试剂盒,单个就被炒到上千元

华大人冒着生命危险,取回SARS病毒样本后

奋战96个小时,成功研制出试剂盒

并向国家无偿捐赠了30万份

用基因科技加快了抗击非典战役的胜利

04

华大DNA鉴定救援组与荷兰鉴定救援组赶赴泰国

年印度洋海啸发生之后

华大第一时间赶往重灾区泰国

承担了当时全球最大的DNA鉴定项目

超过千份的DNA样本鉴定结果

在时任国家总理温家宝的见证下交接至泰方

时任泰国总理他信感谢华大人

用夜以继日的工作

换来了一千多个家庭的慰藉

05

年,华大创始人在深圳盐田恩上村考察

年,华大南下深圳

深圳给予了华大充分的支持与包容

华大在3年的时间里

用“深圳速度”在国级顶级期刊连发4篇重磅成果

填补了深圳在科研创新领域的空白

为深圳添上了来自生命科学的璀璨

今天的深圳,已成为科技创新之城

如今的华大,已成为深圳的一张名片

06

年5月,王石和汪建成功登顶珠峰

年,56岁的汪建和59岁的王石成功登顶珠峰

同年,华大高原医学的研究成果在《科学》杂志发表

研究解密了中国藏族人携带的高原适应基因EPAS1

为预测、预防高原病提供了新思路

在空气稀薄的青藏高原

华大人不仅挑战了人类极限

更展示了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斗志

07

年,华大发表在《Nature》封面上关于“构建人体肠道微生物参考基因集”的研究论文

年,华大主导构建人体肠道微生物参考基因集

开创了高通量测序研究人体肠道菌群的新时代

被称为20世纪前十年最重要的科研成果之一

年,华大建立宏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

开启了疾病的临床研究全新的视角

年,华大厚积薄发

发布人体肠道可培养细菌基因组集

提供了多条高质量的细菌基因组

为精准解密肠道菌群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提供重要的基础

08

GigaScience







































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好
男性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paerhatit.com/fldjc/1609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