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弗里敦 >> 弗里敦机场 >> 中铁七局的海外进击三部曲
年初夏,28位塞内加尔青年来到中铁七局郑州总部接受培训学习。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多名外籍员工一样,他们和中国人勠力同心,一同见证中铁七局海外之路。他们曾在刚果(金)MBENGU码头见证“中国速度”;在郑州的大学内聆听书声琅琅;在埃塞俄比亚跟着中国铁路技术昂首阔步……
时间再次定格到年,身处中部内陆省份的七局人基本上只能靠想象才能勾勒出“海外市场”的模样。
疾如旋踵,年,中铁七局已然成为了业务涉及18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化建筑施工企业,较年建局之初,海外营业额增长91倍。
回望七局海外十七载,无论是经营模式还是运营方式,都有其发展的独特性。探究这种成长方式,也许能让我们更系统透彻的了解中铁七局企业的“出海”之路。
●借船出海→驾船出海→造船出海
17年“出海”历程,七局走的就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路子。
年,作为内陆省份的很多地方建筑企业还缺少参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竞争的经验,不具备独立对外工程承包的资格,这就需要同其它涉外企业合作,利用涉外企业的资质和经验走到海外,共同开拓海外市场。从年到年,是七局“借船出海”的阶段。
当年,中铁七局与河南国际合作有限公司联合实施了海外首个项目——几内亚丁尼两桥,由此开启了海外经营之路。初入非洲,项目上80%的员工患上了疟疾,但这都没有阻挡中铁七局海外人扎根海外的决心。他们攻克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物资匮乏和施工技术规范上的差异等困难,漂亮打响第一枪。几内亚丁尼两桥优质高效完工,为中铁七局今后在海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年后,七局获得了独立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经营权,进入“驾船出海”阶段。除了保持和大企业的合作,七局还积极开拓自营市场,实现从西非几内亚一个市场扩大到周边的塞内加尔、坦桑尼亚、赞比亚、莫桑比克等非洲多个国家。
年,中铁七局独立开发塞拉利昂65公里和35公里道路项目,海外业务实现了由“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跨越式发展。而中铁七局也由单一海外公司参与海外业务,到带动所属二公司、三公司、五公司、郑州公司、武汉公司、电务公司组团共同开发海外市场,形成了以集团公司为主导、海外公司为主体,其他公司同步跟进的海外发展新格局。
而后,七局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实现海外业务新领域突破。
年8月,医院,七局在海外惠民工程取得重大突破;
年6月,注册坦桑尼亚贸易公司,逐步实现了以贸易业务带动物流运输及仓储业务的多元发展;
年8月,刚果(金)SICOMINES铜钴矿D坑第一期基建剥离工程施工,中铁七局海外经营成功进入矿产资源剥采专业新领域;
年5月,刚果(金)MBENGU码头项目开工,中铁七局海外工程进入港口码头领域;
年12月,中标玻利维亚ESPINO公路项目,顺利挺进南美洲市场;
年11月签约赞比亚北方省卡隆圭西农业产业园项目,涵盖道路、桥梁、供电设施、水坝、灌溉设施、学校、诊所及其他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经营领域和单体项目规模均实现了新突破
……
●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
“造船出海”的同时,七局也开始了新的运营方式,步入“走进去”的发展阶段,其核心是大项目管理和属地化管理两把利器。
所谓“大项目管理”,就是物资设备实行统一采购统一调拨,有利于整合采购资源,降低成本。而物资设备信息实现共享,既提高了物资设备调拨的时效性,又降低了运输成本。
“实行大项目管理以后,每个项目的物资管理人员至少减少了三分之一,设备利用率提高了20%以上,物资集采成本至少降低了20%,以刚果(金)地区为例,现在在建项目17个,一年下来产生的经济效益还是很可观的。”七局海外公司物资管理部副部长杨钦勇说。
对于“走进去”,七局的标准就是“工程项目属地化经营,最大限度利用当地成熟的劳务资源”。埃塞俄比亚56公里项目即是中铁七局属地化管理的一个典范。该项目选拔、培养和使用当地的员工,聘请当地的工程师和专家,与当地的监理业主沟通更顺畅,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用当地员工,不仅降低了项目成本,促进了当地劳工就业,营造了和谐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还促进市场开发,简直实现了双赢。“这在中国中铁具有领先和示范作用,值得在中国中铁推广。”中国中铁副总裁刘辉对此表示。
年6月1日,塞拉利昂高速公路建设与运管管理培训班在郑州举办,中铁七局弗马高速公路项目28名外籍员工赴华接受为期30天的专业培训。这只是中铁七局在海外工程推行属地化管理举措的一个缩影。
这还不够。七局人想得更长远。他们来一个国家考虑的不仅仅是把工程建设好,还要扎根于此。不仅是建一个项目,也希望这个国家的项目建设相关的企业、产业能够发展起来。
●中国速度→中国质量→中国品牌
从“中国速度”到“中国质量”,从“中国工程”到“中国品牌”,中铁七局在海外不仅建设了一大批重点工程和民生工程,还为当地建筑市场带去了中国标准和中国技术,树立了行业标准和规范。
年施工的埃塞俄比亚公里道路项目,是非洲唯一一条穿越沙漠及火山岩地带的负海拔公路。气候环境极度恶劣,常年平均温度在45摄氏度以上,水资源紧缺。面对当地底基层材料匮乏的现状,项目部决定用火山灰作为填料。时任技术主管的马敬昭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感慨地说:“面对如此复杂的地质环境,监理、业主不知道怎么办,也没有现行的技术标准可用,而我们之前主要以干路基为主,没有干面层的经验。一切都只能靠不断摸索,在反复验证中前进。”
为此,项目部做实验前前后后用了大半年,材料换了三四个石料厂,试验人员换了三批。当试验成功时,当地的监理看到摊铺匀称坚实、接茬平整光滑的沥青路面,监理不禁竖起大拇指:“中国企业是靠质量吃饭的!”凭借着优质的工程质量、施工工艺和技术,年,该项目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类似的例子,在七局海外业务的拓展板块上还有很多。
年,中铁七局参建了非洲第一条全线采用中国电气化铁路标准施工的现代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也是中国海外首条集设计、设备采购、施工、监理和融资于一体的“中国化”铁路项目,标志着成套中国铁路“走出去”取得重大突破,是“一带一路”的标志性成果。当初,西方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从零海拔的吉布提到平均海拔超过米的埃塞高原,建设一条现代电气化铁路比登天还难。但中国公司工程人员一步步“丈量”出铁路设计沿线地质水文资料,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再次创造了铁路建设的奇迹。
逐梦海外之路,七局也经历着各种狂风和骤雨。从年遭遇的疟疾到年震惊世界的埃博拉病毒爆发,这些地区都有七局员工的坚守和奉献。在塞拉利昂埃博拉病毒爆发期间,坚守的七局员工协助我驻外使馆将中国援助塞拉利昂埃博拉移动实验室从隆基国际机医院,受到塞方和中方大使馆的一致称赞。年塞拉利昂弗里敦地区暴雨造成的山体滑坡造成数百人被埋,七局参与救援,为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这些,都树立了七局良好的企业形象,为海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风雨十七载,谈笑一挥间。当年先人一步的危机思考让七局人放下身段,主动投身风浪,搏击大洋。经过不懈努力,让七局海外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终于成长为响当当的国际建筑承包商,海外业务涉及铁路、公路、桥梁、房建、市政、矿山、港口码头、贸易等多个领域,实现了海外业务多元化发展。如今,七局海外又踏征程,在“一带一路”新格局下,正实现海外业务的新跨越。
赞赏
长按呼和浩特治疗白癜风医院怎样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paerhatit.com/fldjc/15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