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敦

弗里达的丛林共同体

发布时间:2018/7/13 3:34:58   点击数:

阅读感悟

文|马林霄萝

对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卡洛(FridaKahlo)的认识,是从她的名作《小鹿》开始的。

远景是天蓝碧海,近处却是一匹长了女人头颅的小鹿,身中数箭在枯干的树林里挣扎。那个骇人的女人的头颅其实就是弗里达自己的头颅,我因此对这张充满了奇异美感的女人的脸留下了深刻印象。毕加索就觉得弗里达很美,很性感,但一般凡人很难理解她那种没有逻辑又浓烈的美。

给我留下更深刻印象的是弗里达的丛林。尤其是此后看她的作品看得越来越多,弗里达的丛林带有浓浓的卢梭味道,这两个丛林深处总是飘出一股神秘的梦幻气氛。卢梭的空间透视表达很薄弱,但他利用交搭法来掩盖这一点,显得更具光芒和野性,呈现了一种戏剧般的舞台光影效果。这恰好也和弗里达画中没有强烈透视的画法如出一辙。这种原始单纯的手法用在植物题材上,竟然格外形象而充满装饰性地表现了枝叶的自然状态。

弗里达的丈夫迭戈·里维拉(DiegoRivera)也是一位出色的艺术家。他这么评价自己的夫人:“她是艺术史上第一个女人,以全然鲁莽的真诚以及安静的残忍,在她的艺术里,潜心钻研常见的,却独特的,仅仅关于女人的主题。”——如果联系弗里达传奇的人生经历,再看她的画会有新的理解,也可以读懂她画作中那种暴力感和悲剧意识。她躲藏在画作之中,身兼被宰的羔羊和主宰的上帝两重角色。也难怪法国诗人布勒东说弗里达纯粹是个调皮蛋。

正是弗里达完成了我对“丛林”这个意象的启蒙。我崇拜且向往丛林。丛林不愧为一种异常的存在,神秘狂躁又充满能量,如同地球的子宫与肺部。佛陀涅槃之时有许多稀有瑞象,其中之一就是娑罗树林化成白鹤。《涅槃经》卷一讲道:“尔时,拘尸那城娑罗树林,其林变白犹如白鹤,于虚空中自然而有七宝堂阁,雕文刻镂绮饰分明,周匝栏楯众宝杂厕,堂下多有流泉浴池,上妙莲华弥满其中,犹如北方郁单越国,亦如忉利欢喜之园。尔时,娑罗树林中间,种种庄严甚可爱乐,亦复如是。”

感谢弗里达,把丛林这个词展现得如她一般浓烈和绝望。

本文经深圳特区报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白殿疯对称么
中药治疗白癜风方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paerhatit.com/fldjc/1507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