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弗里敦 >> 弗里敦政治 >> 今日党史年4月30日
中国共产党的00年
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为了将全民族抗战坚持到底,中共中央决定同国民党当局重开谈判。从年5月4日起,中共代表林伯渠同国民党代表王世杰、张治中等先后在西安、重庆举行多次会谈。中国共产党要求国民党当局承认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权利,承认扩编中共领导的军队,给人民以民主和自由,给民主党派以公开合法的地位。由于国民党的阻挠,谈判毫无结果。
从豫、湘两省开始的大溃退,使国民党政府的贪污腐败和国民党军队作战无能充分地暴露出来。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实行民主政治,以增强团结抗战的力量,已成为人们(包括许多中间派人士)越来越强烈的要求。这种状况在以前还不曾有过。年9月5日,林伯渠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在国民参政会上正式提出立即结束国民党一党统治、建立各抗日党派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中国共产党的这个主张,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重庆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张澜、沈钧儒、冯玉祥等余人举行会议,要求实行民主,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董必武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宋庆龄、郭沫若、张澜等7人发起追悼文化界爱国先进战士邹韬奋的大会(韬奋因受国民党迫害,在流亡生活中于7月4日病逝,根据他生前要求,中共中央追认他为中共党员),一致谴责国民党践踏民主、迫害爱国人士的罪行。中国民主同盟也在0月0日发表《对抗战最后阶段的政治主张》,要求立即结束一党专政,建立各党派联合政权,实行民主政治。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大后方的爱国民主运动,朝着要求建立联合政府的明确的政治目标发展。
为坚持抗战和宣传民主联合政府等主张,中国共产党还成立以朱德为主任的海外工作委员会,积极开展对外工作。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与中国结盟,在亚洲太平洋地区抗击日本侵略者,并为中国提供相当数量的武器、军用物资和贷款,向中国政府派遣大批军事顾问和专家,装备和训练国民党军队,援助中国抗战。美国陆军航空队退役军官陈纳德组建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即“飞虎队”)来华参战,并为中国运送战略物资而冒险开辟驼峰航线。盟军中国战区陆空军最高统帅由蒋介石担任。美国派遣史迪威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来华后,比较客观地了解到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主张凡是中国抗日的力量,都应得到国际的援助。这是蒋介石不能接受的。史迪威后被调回美国。
为了进一步了解共产党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情况,年七八月,中编印战区美军司令部分两批派遣美军观察组8人抵达延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同观察组成员多次谈话。观察组成员还到晋级、晋察冀等抗日根据地考察,并撰写了许多调查报告,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敌后抗战的实际情况。当一批外国记者于同年6月访问延安时,中共中央领导人也多次与他们会谈。这些工作,对沟通中国共产党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更广泛地宣传党的主张起了积极作用。
为了更好地适应扩大对外交往的需要,年8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外交工作指示》,指出党的外交政策是在国际统一战线的思想指导之下,以共同抗日和争取民主、扩大党的影响为中心内容:目前,我们的外交还是“半独立性的外交”;我们办外交必须站稳民族立场,反对百年来在民族问题上存在的排外和惧外媚外的错误观念。
同年9月,美国总统私人代表赫尔利(后被任命为美驻华大使)来华。赫尔利来华初期,美国政府的政策是防止国民党政府的崩溃,并让赫尔利居中调处国共关系。因为美国政府开始感到,“中国共产党已变成中国最有动力的力量”,“国民党与国民政府日趋崩溃”,共产党还领导着一支有着很强战斗力的军队。美国希望蒋介石开放一点民主,而使共产党把军队交出来。月7日赫尔利飞抵延安,表示赞同中共关于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经过三天谈判,赫尔利和中共领导人共同拟定了《中国国民政府、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协定(草案)》,并在《协定(草案)》上签字。但是,蒋介石完全拒绝这个“协定”,赫尔利也背弃他在延安赞同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公开站到蒋介石一边。他甚至把中共同封建军阀相提并论,声称美国的政策是“承认中国的国民政府”,不同共产党合作。美国扶蒋反共政策逐步公开化。
中国共产党同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毛泽东在为新华社写的评论中严正指出,赫尔利政策的危险,“就在于它助长了国民党政府的反动,增大了中国内战的危机”。同时,中共又呼吁美国人民和各界人士,积极起来纠正赫尔利式的错误政策。
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逐步学会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处理对外关系和对外工作的问题,初步积累了这方面的经验。
后来的事实正如毛泽东预见的那样,美国扶持的国民党政府拒绝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选择了一条坚持独裁、发动内战的道路。
历史上的今天
93年4月30日
中共苏区中央局在东固又一次召开会议,讨论反“围剿”问题。毛泽东就敌我形势、作战策略等问题作主报告。会议通过毛泽东提出的整个战役各个歼灭敌人的连续作战计划,否定了“分兵退敌”的主张。会议认为,目前全国革命形势是高涨的,我们应取积极进攻策略。敌人包围我们的军事力量虽多,但有许多弱点,如在包围的军阀与军阀不一致,指挥不统一;他们军官与兵士中间不一致,兵士不愿打红军;没有群众条件,地势不熟,给养运输非常困难。我们在军事力量的对比上,虽然很小,但我们有几个优点:第一红军好,第二群众好,第三地势好。敌人有这多弱点,我们有这多优点,我们是可以以少胜众的。会议最后决定的策略是:坚决的进攻,艰苦的奋斗,长期的作战,以消灭敌人。红一方面军自五月十六日至三十一日,抓住战机,集中兵力,在十五天内横扫七百里,连打五个胜仗,共歼灭国民党军三万余人,取得第二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
年4月30日
周恩来在中共七大上作《论统一战线》的报告。报告系统地回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总结统一战线工作的经验教训。报告指出:自从我们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到去年提出联合政府的主张,有了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东西。联合政府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政权上的最高形式。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经验教训,报告指出:在革命发展过程中,由于敌我关系和斗争营垒时常发生变化,形势时常变动,所以统一战线的问题就很复杂。必须对敌人、队伍、司令官这三方面认识清楚。敌人是帝国主义、封建势力,敌人营垒是会变化的。队伍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小资产阶级、自由资产阶级,有时甚至包括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一部分。对队伍要作严格的区别。右的不区别,“左”的强调区别而不去求得今天统一的方法,都是不正确的。司令官即领导权的问题,是统一战线最集中的一个问题。右的是放弃领导权,“左”的是把自己孤立起来,成了“无兵司令”、“空军司令”。可以说右倾是把整个队伍送出去,“左”倾是把整个队伍推出去。这篇报告收入《周恩来选集》上卷。
年4月30日—5月7日
毛泽东在河北阜平城南庄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即城南庄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三点战略性的意见:第一,把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第二,胜利使人欣喜,但目前民力负担很重,要使后方的农业和工业长上一寸,才能适应战争需要。土改、整党、开人民代表会议,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生产。第三,反对无政府无纪律状态,适当缩小地方权利。这三点意见,后来被归纳成“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二十个字,成为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的行动方针。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邀请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著名人士来解放区参加新的政治协商会议。会议在听取了粟裕的汇报以后,决定采纳粟裕等人的建议,即华东野战军的三个纵队暂不向江南出动,集中主力在中原黄淮地区大量歼敌,尽可能多地把国民党的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
年4月30日
毛泽东起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李涛为英国军舰暴行发表的声明,斥责英国保守党首领丘吉尔和首相艾德礼为英舰侵入中国长江、并向人民解放军发炮攻击的暴行辩护的言论。声明指出:中国的领土主权,中国人民必须保卫,绝对不允许外国政府来侵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人民政府愿意考虑同各外国建立外交关系,这种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首先是不能帮助国民党反动派。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人民政府不愿意接受任何外国政府所给予的任何带威胁性的行动。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力量的关系,并且把它在中国的武装力量撤回去。这篇声明收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95年4月30日
周恩来在第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作《我们的外交方针和任务》的总结。总结指出:外交工作要分清敌我友,区别的主要关键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世界格局并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因此,对帝国主义阵营也要有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并不是铁板一块,我们要依靠进步,争取中间,分化顽固。这样可以使我们的外交工作更灵活一些。总结强调外交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要坚持国际主义,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坚持爱国主义,反对世界主义;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坚持纪律性,反对自由主义。这篇总结收入《周恩来选集》下卷。
98年4月30日
邓小平会见塞拉利昂总统史蒂文斯时,阐述了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点和对战争的看法。他指出: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点是,争取一个国际和平环境来建设自己的国家。中国对战争的看法还是那三条:一、战争的危险始终严重存在;二、经过努力,主要是建立国际反霸和维护世界和平的统一战线,战争是可以延缓的,可以争取一段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三、尽管我们判断可以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但对战争不能不有所准备。目前我们很穷,但也得加强国防建设。
年4月30日
邓小平会见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副总书记、政府副首相格拉时,阐述了中国“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他指出: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已经过去的八年多证明,我们走的路是对的。但要证明社会主义真正优越于资本主义,要看第三步,现在还吹不起这个牛。我们还需要五六十年的艰苦努力。
00年4月30日
4月30日0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举行开幕式。这是中国首次举办的综合性世界博览会。0月3日,博览会闭幕。
09年4月30日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00周年大会上强调,五四运动以来的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00年。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他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他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6点要求。一是要树立远大理想,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二是要热爱伟大祖国,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三是要担当时代责任,让青春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中绽放,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展现出勇敢奔跑的英姿,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四是要勇于砥砺奋斗,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五是要练就过硬本领,增强学习紧迫感,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六是要锤炼品德修为,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让清风正气、蓬勃朝气遍布全社会。
史实资料
党章历次修订概览
中国共产党自9年诞生至十九大先后制定、修正过十九次党章。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制定过七部党章。其中一大到六大制定的六部党章,都是在共产国际直接指导帮助下制定的,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幼年时期党的建设的一些特点。年七大制定的党章,则是在年共产国际解散后由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制订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和党的建设上的完全成熟。
六大党章98年6月至7月在苏联莫斯科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章》。党章共十五章,五十三条。六大党章基本保持了五大党章的基本内容,在结构上作了一些调整。六大党章较以前几部党章,更加突出地强调了共产国际的领导。在第一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为共产国际之一部分,命名为‘中国共产党’,为共产国际支部”;在第二章规定“凡承认共产国际和本党党纲及党章,加入党的组织之一,在其中积极工作,服从共产国际和本党一切决议案且经常缴纳党费者,均得为本党党员”,这是按照列宁建党思想对党员资格作了更为完整的表述。在关于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方面,规定党员及地方组织要无条件地执行“共产国际代表大会或本党代表大会,或党内指导机关所提出的某种决议”,并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要“得共产国际同意后召集之”。(全文载于《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四册第至页)
英雄烈士谱
吴焜:威震日寇建奇功的新四军“虎将”
夜袭苏州浒墅关火车站、夜袭上海虹桥机场……新四军著名“虎将”吴焜参加的这些著名战斗,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
吴焜,又名吴琨,90年出生于四川省万县(今属重庆市万州区)一个雇农家庭。96年入军阀杨森的部队。年,携枪参加王维舟领导的四川工农红军第一路游击队(后改组为川东游击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年月,川东游击军改编为红四方面军第33军,吴焜先后任营长、团参谋长,参加了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年参加长征。年任红六军团第7师50团团长。
年初,吴焜任新四军第3支队第6团副团长。年5月,和团长叶飞奉命率部进入苏南茅山地区,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因作战勇敢被称为“虎将”。
年5月,吴焜任江南抗日义勇军指挥部副总指挥兼二路司令,与总指挥叶飞一起指挥部队东进,在江阴、无锡、苏州、常熟、太仓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苏、常、太抗日游击根据地。
年6月4日晚,吴焜率部夜袭苏州浒墅关火车站,全歼日军55人和伪军个中队,焚毁车站,炸毁铁轨,致使日军重要的交通线宁沪铁路停运3天。7月3日晚,参加夜袭虹桥机场的战斗。在国内外造成重大影响,极大地振奋了上海及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至8月,通过改编苏、常、太和江阴等地区零星分散的抗日武装,江南抗日义勇军发展到0余人。
吴焜战斗作风勇猛顽强。在战斗中,他总是身先士卒,临危不惧,还常常亲自吹响冲锋号率部冲向敌人。
年9月,吴焜率江南抗日义勇军6团撤离东路地区。撤离途中,在江阴马镇乡湖塘里定山一带遭到“忠义救国军”的突然袭击。吴焜在指挥战斗时头部中弹,壮烈牺牲,时年9岁。
吴焜牺牲后,江南抗日义勇军总指挥部举行追悼会,陈毅致悼词,表达对烈士的哀思。新中国成立后,吴焜烈士墓由江阴迁至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年清明节,江阴市人民政府在定山南麓修建了“吴焜烈士埋葬处纪念碑”。年,吴焜烈士墓重建。
如今,吴焜家乡重庆市万州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建设为人口达76万,拥有机场、高铁站、高速公路、深水港码头和海关口岸的三峡库区中心城市。当地政府在万州革命烈士陵园烈士事迹展览馆里专题设置吴焜革命事迹展,并将其事迹编入万州党史地方志资料和英烈传等书籍,传承发扬烈士革命精神。
曹亚范:鏖战在白山黑水间的抗联指挥员吉林省辉南县金川镇烈士陵园内,一座卧式大理石烈士墓格外显眼,上面书写着“曹亚范烈士墓”六个大字。这位从教书先生成长起来的抗日英雄就长眠于此。
曹亚范,9年出生于北京的一户贫寒人家,3岁时被送进香山慈幼院。94年,中国共产党在慈幼院建立地下组织。因此,曹亚范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和革命思想。后被北京的党组织派赴东北。93年春,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他把打击日伪军作为工作重点。
曹亚范十分重视群众的利益。为保障游击队和人民群众有足够的粮食,他要求每人至少贮备5天的粮食。每当敌人“讨伐”时,他总是不顾个人安危,首先安排好群众转移,并指派专人照料老人和儿童。
年3月,曹亚范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第三师政治委员,参与指挥部队从安图转战至抚松、临江一带,取得松树镇、大洋岔、小汤河等战斗的胜利,扩大了游击区。同年,他成为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二师师长,率部转战长白山区,挫败日伪军多次“讨伐”。
05年,9岁的黄殿军老人回忆,作为当时曹亚范的传令兵,年仅3岁的他被抗联战士们喊作“黄小孩”。“那时的条件苦哇!常吃不上饭,有时只能煮煮干硬的玉米粒,甚至煮没去皮的谷子……可这些不耽误打仗!”他说,周旋于深山密林的抗联最怕冬天,零下40多摄氏度的低温,常常大雪没膝,行军要踩在一个脚印上,避免暴露踪迹。没有住的地方,战士们就砍下松枝睡在上面,往往睡十几分钟就被冻醒,又赶紧起来烤火。
但这样艰苦的环境没有让曹亚范和战士们畏惧。年除夕夜,曹亚范指挥部队出其不意地攻入孟家沟“集团部落”,敌军惊慌逃遁。当部队将缴获的大量粮食、衣服收拾完毕,准备转移时,在回头沟东又与四五百名敌军遭遇。曹亚范临危不惧,果断指挥应战。抗联将士势如猛虎,敌人抱头鼠窜。
年月,东北抗联领导人之一的杨靖宇将军殉国,曹亚范怀着满腔悲愤,率领部队向敌人展开了更加猛烈的攻势,先后袭击伪警防队和伪森警部队,在临江三岔子东南袭击了伪军第六团和森林警察部队,在濛江湾痛击了敌长岛工作班,毙敌名……
当一切都在向胜利前进时,敌人也将目标集中在这个穿梭于白山黑水间的指挥员身上。年4月8日,在带队外出筹粮时,曹亚范被叛徒杀害,年仅9岁。
年月日,中共中央东北局曾专门做出决定,表彰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功绩,称赞东北抗联的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光荣历史不可分的一部分”。
04年9月,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曹亚范的名字赫然在列。
吉林省辉南县民政局优抚安置科科长闫丽霞介绍,为纪念这位抗日英雄,年,吉林省辉南县金川大龙湾西山坡革命烈士墓地内修筑了曹亚范烈士之墓。03年,在辉南县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保护项目实施抢救保护工程中,曹亚范烈士之墓又被重新修筑。如今,作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每年仍然会有许多党员、群众前来瞻仰纪念这位民族英雄。
供稿:机关党委
来源:共产党员网
~END~
编辑:赵梦妮
审核:班瑞廷
投稿邮箱:ordoscsglxzzf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