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敦

命运的内核一个叫斯考比的男人决定去死

发布时间:2020/9/7 14:22:58   点击数:
儿童白癜风的症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584045.html

1

当一个陷入绝望的成年人,他在清醒、理智的状态下,决定要冷静、平静、安静地离开这个世界,他会如何去做?

在文学作品中,绝望中的女人自杀,譬如包法利夫人是喝砒霜,安娜.卡拉尼娜是卧轨,其它还有割腕、投井、上吊之类,中国作家如苏童作品的主人公,爱用后几类。现实中有名的作家自杀,海明威是开枪,茨威格是喝毒药,日本作家太宰治好像是投河、上吊、喝药等各种方法都试过均未成功,最后却在并不最想死的一次游戏中成功自杀了。

这些方法都不适合斯考比。

斯考比是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的作品《命运的内核》一书的主人公。和格雷厄姆格林的大部分作品一样,《命运的内核》是一个关于出轨、背叛、道德、责任、宗教主题的爱情故事。二战期间,非洲西海岸的塞拉利昂是英殖民地,首都弗里敦既贫穷又脏乱不堪,走私、战争、偷渡、偷窃、酗酒、谣言、谋杀、间谍、黑人、白人,所有的矛盾都在这里上演。

警察署副专员斯考比在这里工作了十五年。他善良正派,不同流合污,不接受贿赂,安贫乐道,看看他的家,“浴盆的瓷釉已经划了很多道道儿,水龙头只有一个,而且每到旱季结束的时候就淌不出水来;马桶座下面的马口铁水桶每天只倒一次;洗脸台同样也只有一个不出水的龙头;光秃的地板;死气沉沉的绿色的遮光窗帘。(妻子)露易丝唯一能使这间屋子改观的是在浴盆旁边放了一块软木垫子,又在屋子里摆上了一个亮闪闪的白漆药品柜。”

妻子是为了照顾他才到这里来的。露易丝爱读诗,会写作,爱好艺术。但是,他们七岁的独生女儿被战争夺走了,“她的皮肤因为长期服用阿的平而微微发黄,眼睛被泪水泡得红肿不堪。”她头发枯黄,面容憔悴,性格也变得神经质。斯考比对妻子充满怜悯,内疚,他真想大声减叫:“她是我造成的。她现在这个样子是我一手造成的。她过去不是这样的。”

与环境格格不入的露易丝一心盼望去南非散散心,但凭斯考比微薄的薪金支付不起一张去南非的船票。无计可施的斯考比只得向叙利亚商人尤塞夫借贷了一笔款项,却从此落入尤塞夫掌控,一次次被威胁利用,直到最后他最忠诚的仆人阿里也被杀害。

在妻子去南非以后,斯考比如同被特赦的罪犯,全身心投入在工作上。在处理一次海上沉船事故时,他接触到年轻女子海伦,他对这个在海上漂流了四十天、从九死一生中逃出来的年轻女子产生了父亲般的怜爱,由此更深地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中。

妻子和情人,这两个他同样怜悯着的女人他都负有不能推卸的责任;身为天主教徒,却不得不一次次找借口推脱去教堂领圣体。沉重的罪恶感逼得他喘不过气来,“为什么他们需要我呢?一个枯燥乏味的上了年纪的人,一个失去晋升机会的警官。我能够给他们的,他们在别的什么地方得不到呢?为什么他们不能让我安静一些,别来打搅我呢?”

在深深的绝望与痛苦中,斯考比决定自杀了结生命。按照天主教教义,自杀意味着甘愿进入地狱。自杀还会影响死后人寿保险金的给付。因此,斯考比不能走寻常的自杀路径,他决心伪造一个因心绞通病服药过量而猝死的死亡经过。

“他想:我一定还要谨慎从事,要非常谨慎。可能的话,不要使任何人犯疑。不仅是为了人寿保险金,还需要使别人的幸福不受损害。一个中年人死于心绞痛还容易被人忘记,但是自杀就不容易忘记了。”

他先找到一本书,记下心绞痛的各种身体症状,然后去找医生,假装心绞痛开出了一些治疗药物。“他把药包打开,开始研究服用的说明。他不知道致死的剂量是多少,但是如果一次吞服十倍于正常服用的数量,肯定会达到目的。那就是说,九个晚上,每晚把一服药拿出来,秘密收藏起来,留着第十个晚上一次吃下去。必须在日记里编造出更多的根据,一直要写到最后一天——11月12日。另外,还要把下一周的一些约会安排好,绝对不能让人在他的行为中看出有任何永诀的暗示。这是一个天主教徒所犯的最严重的罪——一定不要叫人看出一点儿漏洞来。”

他开始编日记:

“11月3日。昨天与专员谈心绞痛确诊事,一俟物色到接任人选,我决意立即退休。午后二时气温九十一华氏度。因服用艾维盘,睡眠颇佳。

11月4日。与露易丝同去参加七点半早弥撒。因绞痛有复发迹象,未俟领圣体即回。晚间告诉露易丝:恐在任满以前即必须退休。未提心绞痛,只告诉她心胸憋闷事。又因艾维盘作用,一夜沉睡。下午二时气温八十九华氏度。

11月5日。惠灵顿街连续发生偷窃煤油灯案件。为调查库房失火事上午在阿基卡威商店逗留颇久。下午二时气温九十华氏度。送露易丝去俱乐部换书。

11月6日—10日。第一次未能按日记日记。连日绞痛频犯,不想做任何耗费体力活动。痛时有如钳夹,延续约一分钟左右。走路过半英里即可能有疼痛感。最近两夜虽服艾维盘,睡眠仍不佳,可能系担心病痛所致。

11月11日。赴特拉威斯医生处复诊。心绞痛似已确定。晚间告诉露易丝此事,但也谈到如细心护理还有多年可活。与专员讨论早日回国事。但下月无论如何尚不能启程,因今后两三周法案审理案件颇多,都需我出庭作证。应邀13日去菲娄威斯家、14日去专员家晚餐。下午二时气温八十八华氏度。

12日的晚上,他等妻子上楼后,他把药片放在嘴里,一次服六粒,分两次把它们冲了下去。接着,他打开日记,在11月12日下面写着:去海罗处,未遇,下午二时气温……句子突然中断了,好像就在此刻心绞痛把他抓住了。这以后,他笔直地坐着,等着死亡的降临。

一个万念俱灰的人已然决定去死,却还要为保全他的名誉,为他的家人殚精竭虑,读着这些精心编造的日记,读者不禁对这个正直善良的人产生无比的同情,深深体味到主人公痛苦悲凉的心境。

2

格雷厄姆·格林(GrahamGreene)是一个比村上春树更不走运的作家,他曾21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却最终与诺奖无缘。马尔克斯曾在《番石榴飘香》里提到过这样一段过往:一次与格林一起乘飞机时,他问格林,你自己觉得为什么不授予你诺贝尔文学奖?格林的回答说:因为他们不认为我是个严肃的作家。

尽管未获官方认可,但很多国际文坛大师都尊他为。马尔克斯公开表示,倘若我不曾读过格雷厄姆·格林,我不可能写出任何东西。略萨说,他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旅行家,一个深入世界各个角落,记录战争、革命、疾病的冒险家。奈保尔、库切都对他有好评。

在中国,格林也备受推崇。作家止庵说,如果要在世界范围内推举一位非常会写,也写得很好,作品既深刻,又好看,可以欣赏,还可以消遣的作家,我大概首选格雷厄姆·格林。

格雷厄姆·格林年出生于英国中部,曾在牛津大学攻读历史,大学期间开始文学创作。二战期间,他主动申请作为军情处官员被派往非洲,成了一名“间谍”。格林还是个躁郁症患者,七岁起就试图自杀。大学毕业后他组织了家庭,但之后与妻子分手,与情人开启了一场持续十几年的婚外情。出于宗教原因,这位信奉天主教的作家,一生没有离婚,也一生没有再婚。

天主教徒,婚外恋情,间谍生涯,异域生活,这样的经历和心理,让格林的小说拥有着探讨矛盾的政治与道德问题的独特角度。《命运的内核》、《恋情的终结》是格林的代表作品,尤其是《恋情的终结》被认为是格林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后人评价为“寒冷刺骨的反爱情小说”。和《命运的内核》一样,《恋情的终结》讲述的也是一段三角恋情。

除了剧情(婚外恋、三角恋)对大众的吸引力外,格雷厄姆.格林的作品叙事十分流畅,最出色的是大量细腻的心理描写,这些描写让读者对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冲突感同身受,实现了作品的“既深刻又好看”。

譬如在《命运的内核》中,妻子从南非回来后的第一个晚上,“斯考比把头在枕头上转过去望着她——这是他曾经爱过的一张脸,这是他仍然在爱的一张脸。她害怕在大海里遇到事故,吓得要死,但是她还是回来了,为了使他生活得舒服一些。她在一次痛苦中给他生了一个孩子,又在另外一次痛苦中看着孩子死去。他自己看起来什么都躲避掉了。我怎样才能安排好一切,他想,使她永远不再受痛苦呢?但是他知道他这是给自己定了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他能做到的,只是把痛苦推迟,而他自己却像带着一种传染病似的总是带着它。”

当仆人阿里对斯考比坦言有人要收买他时,斯考比想”如果我能够说瞎话、出卖人,为什么别人就不能说瞎话、出卖我呢?会不会有很多人拿我的诚实赌博而输掉他们的赌注呢?为什么我要输掉押在阿里身上的赌注呢?我还没有被抓住,他也没有被抓住,只不过如此而已。他感到一阵可怕的沮丧,沉重地把他的脑袋压到方向盘上。

类似这样的句子在格林的作品中比比皆是。要体味格林的创作风格,一定要打开书籍,阅读经典。

李大大的猫抓板

您的支持,我的坚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paerhatit.com/fldzz/1752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