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敦

5个格雷厄姆格林冷知识,三观洁癖的人读

发布时间:2023/5/17 23:27:07   点击数:
北京雀斑防治医院 http://m.39.net/pf/a_10057582.html

举着三观的大旗,重新看影视剧、读文学作品的风潮已经风靡一阵子了。《英国病人》《包法利夫人》这类包含婚外恋情节的作品成为“三观不正”重灾区。

部分网友对《英国病人》的评价

按照这样的评价标准,世界上最会写偷情的作家格雷厄姆·格林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了。偷情的戏码几乎出现在格林的每一本书中。

在《恋情的终结》里,小说家莫里斯和公务员亨利的妻子萨拉相爱,萨拉去世后,亨利邀请莫里斯搬来和他一起住。在《喜剧演员》里,主人公布朗与南美某国驻海地的大使夫人玛莎大胆偷情,不是为了爱情,而是为了寻找成就感。在《文静的美国人》里,英国战地记者老男人福勒有家室,但仍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来到越南后还想占有越南姑娘凤儿。在《问题的核心》(又称《命运的内核》)里,英属西非殖民地副专员斯考比在妻子和情人之间难以做出选择……

电影版《恋情的终结》

而且,格林虽然皈依了天主教,但是经常在书中“背叛”自己的信仰。长篇小说《权力与荣耀》被列入天主教禁书名单。英国主教长写信给格林,大骂格林这个叛徒。

如此“毁三观“的作家却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英语作家,莎士比亚奖、耶路撒冷文学奖、美国推理作家协会大师奖获得者,诺贝尔文学奖无冕之王(21次提名),马尔克斯的偶像,拒绝希区柯克的大师……头衔和称赞多得一个腰封根本放不下。

不仅如此,他还相当能写,活到85岁,写了59年,不算影评、剧本等其他文字作品,光小说就写了26部。他的间谍小说能和“詹姆斯·邦德”系列同台竞技,他以儿童视角创作的剧本《堕落的偶像》在威尼斯电影节获得最佳剧本奖。能把“三观不正确”搞得如此优秀的格林究竟是何方神圣?

1.爸爸是校长,更要霸凌他。

格林出生在英国赫特福德郡的“贾家”。格林家族的产业包括英国最大、最悠久的酒厂“格林王”。像传说中的那些家族故事一样,秉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的原则,自家人与自家人结婚成为不成文的规定。格林的父母是表亲,这为格林的躁郁症埋下了基因炸弹,而引爆它的是校园霸凌。

格林的父亲是他就读的寄宿学校的校长,哥哥是学生会主席。同学们把对学校的气全撒在格林身上,变着花样欺负他。在这样的环境下,格林不知该投奔哪一方,只能变成双面人。在学校,他跟着同学骂校长爸爸,随便同学们怎么欺负;回到家,他还是那个谁都管不住的小伙子。格林没撑多久,遗传性躁郁症就开始折磨他。

他开始了自杀冒险之旅,自己跟自己玩了好几次“俄罗斯轮盘赌”,有幸活下来后,想着法儿吞药,比如游泳后伴着酒喝下大量阿司匹林。家人把他送到伦敦接受心理治疗。6个月后,躁郁症暂时被制住了,但“什么是背叛”与“什么是忠诚”这两个问题永不停歇,纠缠了他一生。

2.格林创下当代作家电影改编的记录,版权费应该拿到手软吧。

年,“推理女王”阿加莎写出《东方列车谋杀案》。把时间往前推两年,年格林出版了以东方快车为背景的《斯坦布尔列车》。这是格林第一本成功的书,同时也让读者第一次见识到严肃小说和通俗小说可以这样混搭在一起,毫无违和感。

这列车上有:多金但自卑的犹太商人、逃亡五年终于要回家的塞尔维亚革命者、粉丝追着跑的畅销书作家、精明能干的同性恋女记者、犯下杀人罪后亡命天涯的小偷、前半生悲惨的女舞蹈演员……他们在一起演一出带有悬疑、犯罪、浪漫元素的悲剧。

在犹太商人的资助下,女舞蹈演员得到了一张头等车厢的卧铺票。她回二等车厢拿包时,和坐在一起的女人吵了一架。格林这样写到舞蹈演员的心理:

这些年来,她一直悬在各个阶级之间,不属于任何阶级,只属于剧院,她失去了与生俱来的粗俗,又不可能学到自自然然的优雅。现在她很高兴能恢复自己的本来面目。

这样毫不拖拉,简洁的心理描述很“格林”,在景物和内心活动之间来回切换的写法也很“格林”。格林精准、视觉化的景物描写也是从《斯坦布尔列车》开始:

轮船事务长手里拿着最后一张登录卡,望着乘客们穿过灰蒙蒙的潮湿的码头,跨过横七竖八的铁轨和道岔,绕过废弃不用的货运敞车。他们缩着肩膀,大衣领子朝上翻着;在长长一列火车里,桌上的灯亮着,透过雨雾看去像一串蓝色的珠子闪闪发光。一台巨大的起重机旋动着、下降着,一时间,绞盘咔啦咔啦的响声甚至淹没了无处不在的水声——雨水从阴沉的云天上倾盆而下,海水冲击着渡轮和码头。这时正是下午四点半。

一年后,格林把《斯坦布尔列车》改编成电影剧本,在之后的创作中,格林影迷的特质越来越强烈。他是好莱坞和英国电影编剧圈的宠儿,在制作人的邀请下几乎将自己全部的小说都改编成了剧本,创下当代作家电影改编的记录。他长期为《泰晤士报》《旁观者》《日与夜》写影评,一共发表了多篇。

电影《第三人》格林编剧

英国作家康拉德曾说:“使你们能感觉到,能听见,最重要的是使你们能目睹我所描绘的一切”。格林把偶像康拉德的话听了进去。读格林的小说更像是在看一场电影:

坦奇先生......走进了墨西哥眩目的阳光和令人望而却步的尘土里。几只秃鹫站在屋顶上下看,冷漠中带着鄙夷:他还不是具尸体呢。坦奇心中涌起一阵微微的反感,便用尖利的指甲抓起一块泥,向它们无力地扔了过去。一只秃鹫飞了起来,穿过整个小镇;经过了小广场,经过前总统、前将军、前人类的半身雕像,经过卖矿泉水的两个摊子,向着河和大海飞去。它在那儿找不到什么:鲨鱼正在小心照看着尸体。坦奇往前走,穿过了广场。

这是《权力与荣耀》的开头,镜头先对准坦奇,再转到秃鹰身上,又回到坦奇这边,接着跟着秃鹰绕着小镇飞了一圈。

电影要把可见的东西拍进去,而格林要把可见的东西写出来,这还得感谢格林“语不准确死不休”的写作精神:

只要身体的哪一部分稍一接触……立刻就要出汗。即使这样保持着距离,也能感到热气在两人的中间震颤着。

宁静有如月亮的晶莹洁白的宽大肩膀一样爬上他的窗口,像一座冰山似地出现在他的面前。(摘自《问题的核心》)

3.艺术世界里的格林虽然三观不正,但生活中他可是正义的使者。

在为杂志《日与夜》工作时,格林写了篇影评,对秀兰·邓波儿主演的电影《威莉·温基》开炮,大骂影片中女性儿童形象的设计。

她的崇拜者——中年男人和神职人员——对她可疑的媚态做出反应,对她匀称、令人向往的身材做出反应。她的身体充满了巨大的活力。没有人对电影进行批评,只是因为故事和对话的安全帷幕落在了他们的智慧和欲望之间。

这激起了制片厂20世纪福克斯的强烈反应。影评再这样传播下去,观众再仔细琢磨琢磨,福克斯的钱还赚不赚了。于是,福克斯代表9岁的秀兰·邓波儿起诉格林和《日与夜》。起诉理由是,格林恶意损坏邓波儿的名誉,在文中暗示邓波儿给“一群一群放肆的老人演奏。他们准备享受这样一个不成熟、迷人小动物的美妙味道”。

作为首个识破制片厂利用邓波儿搞事情的人,格林败诉了。《日与夜》赔了英磅。审判前,杂志社预估到,格林有可能因为影评而坐牢。为了降低风险,杂志社把格林送到了跟美国没有引渡条约的国家墨西哥。一场现在看来不太光荣的官司赐给了读者“二十世纪百部最佳英语小说”中的一本——《权力与荣耀》。格林用在墨西哥度过的两个月为素材,写出了这本书。

格林78岁时又因言论惹了场官司。《我控诉——尼斯的阴暗面》这本薄薄的小书是格林最后的作品之一。他在书中写到,法国尼斯县犯罪盛行,而且有组织地进行,是因为受到了政府高层的保护。这次,他和整个格林家族都成了被告。法院判格林诽谤尼斯政府成立。这次,虽然没有罚款,但是格林让一向口碑很好的格林家族第一次登上了英国各种花边小报。

格林死后三年,尼斯县前县长雅克·梅德桑因腐败而入狱,格林沉冤得雪。

4.有人说,格林天生就是间谍。但格林说:“我做不了双面间谍。”

年底,英国军情六处(MI6)想招一个对西非熟悉的工作人员。格林曾经徒步穿越西非的森林,再加上格林的妹妹也在MI6工作,都是自己人放心。于是,没经历多么严格的家庭亲友关系审查,格林就被录取了。一系列培训之后,他代号,被派到塞拉利昂。他的密码系统来自一本书。

一年后,格林回到英国。这时,他的顶头上司是曾震惊整个世界的双面间谍——金·菲尔比。格林和金·菲尔比简直就是从银幕上跳出来的,他们出身于大家族,毕业于世界名校,英俊、冷静、勇敢,而且都有点左。菲尔比很欣赏这位下属,“高兴的是格林被分配到我的部门,我让他负责葡萄牙……他在寄来的信件中发表尖刻的评论使我每天在精神上得到些恢复。”

年,菲尔比想提拔格林为部门主管,但当格林知道菲尔比的意思后,格林当面跟菲尔比提出了辞职。这个辞职背后有很多原因:

一方面,格林的工作美其名曰“间谍”,但其实就是些搜集归纳整理的工作,做记者编辑跑过很多地方的格林讨厌无聊的工作。当初格林进MI6既是为了圆儿时的梦,也是为了有机会看看那些名作家的私人档案。不加滤镜的间谍工作无情地伤害了格林。他觉得是时候离开了。

另一方面,格林观察力敏锐,再加上他和菲尔比在政治方面的共同倾向,他很早就开始怀疑菲尔比的真实身份。他的辞职其实也是在朋友和国家之间做出的选择。

菲尔比离开英国,逃到苏联后,格林成了他唯一的英国朋友。年,菲尔比的自传《我的无声的战争》出版,格林为这本书写序。菲尔比在采访中说:“当我读序言的时候,我目瞪口呆。格林理解我做了什么和为什么这么做。”

二十年后,格林说过类似的话,但比菲尔比说得更深:

我能理解一个人成为双面间谍,因为这个游戏越来越有趣。也许是因为我童年有过一边分裂一边忠诚的经历。这种经历帮我同情像菲尔比这样的人,菲尔比把他的分裂的忠诚进行到底。我自己没有这样的勇气,也没有这种信仰的力量。

5.作家的话你别信,格林厄姆·格林除外。

格林的大部分小说都夹杂着他真实的生活经历,比如他把对情人凯瑟琳的爱与恨写进《恋情的终结》。

《恋情的终结》扉页,C就是凯瑟琳

格林和凯瑟琳都有各自的家庭,但格林这个隐形控制狂要求凯瑟琳离婚,成为自己的专属情人。格林也见不得凯瑟琳和男人在一块。

这与《恋情的终结》主人公莫里斯对情人萨拉的感情一模一样。格林也把自己喜欢的鲁尔斯餐厅写进这本书。莫里斯和萨拉在布尔斯餐厅谈恋爱、吃牛排。

格林和凯瑟琳

在小说里,爱情引发的嫉妒、猜疑、仇恨杀死了莫里斯和萨拉的感情,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萨拉的死亡。真实生活中,凯瑟琳受不了格林的控制欲,和他分手。

人若是动了感情,就并不要求一件事情有道理。情人之间就说不上什么道理。对某些人来说,爱情和贪婪一样,是一种占有欲;对另一些人来说,它则是一种想要丢掉责任感的投降欲,一种想受到别人欣赏的愿望。有时候,它只是那种想说说话、想把自己的包袱卸下来丢给一个不会嫌烦的人的愿望,想再找到一个父亲或母亲的欲望。

电影版《爱情的终结》

你对我的好,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非常残忍的东西。我们失去了联系。我们在同一片沙漠里,在寻找的也许是同一眼泉水,但却相互看不见,总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我之所这么说,是因为要是我们在一起的话,沙漠就不再会是沙漠了。

以往她一直是用“你”来称呼我的,打“是你吗?你能吗?你会吗?你呢?”弄得每次总有那么几分钟时间,我会像个傻瓜似的在想:世界上只有一个“你”,那就是我。(《恋情的终结》节选)

格林不仅把私情写进书里,还把自己对时政的看法悄悄藏进书里。《哈瓦那特派员》预言了古巴导弹危机。年出版的《文静的美国人》中有一个年轻富有正义感、自信的美国小伙子派尔。小伙子大学毕业后进入CIA,之后被派到越南。他在越南制造爆炸,表面上为越南实现民主,实际上为美国插手越南,制造机会。面对死去的平民,他说:“发生的事令我不舒服。但长远来看,我是在拯救生命。”

格林准确预言了美国在越南的经历,而且用派尔揭发了背后的文化逻辑。

电影《安静的美国人》

格林把自己的小说分为严肃小说和娱乐小说。但其实,他是文学上的双面间谍,他既背叛了严肃小说,也背叛了娱乐小说。他的小说总是有一个俗套的架子,三角恋+追捕+凶杀。但是当你以为他要一俗到底的时候,他用书中的剧情嘲讽了你一脸。

格林在接受“莎士比亚奖”时做过一个主题为“不忠的美德”的演讲。他说:“不忠给小说家额外的理解维度。”他一生都在背叛,背叛父亲和哥哥,背叛妻子,背叛天主教信仰,背叛严肃小说,背叛娱乐小说……

他笔下的人物也不停地背叛。但就像他在文学里不断重申的主题,人性是令人纠结的,无法用道理掰扯明白的,旁观者无法也不能评判他的不忠。

如果你问我,从格林的小说里看见了什么,我会说:“人性才是最大的皮条客。”

信息来源:

1.双面间谍:格雷厄姆·格林和金·菲尔比,夏宗霞,世界文化

2.格雷厄姆·格林小说的“修辞学”,温华,文华

3.情义杀人,比子弹更快,亚比煞,豆瓣



转载请注明:http://www.paerhatit.com/fldjt/2348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