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求斯位于非洲大陆以东、印度洋西南部。西距马达加斯加约公里,距肯尼亚蒙巴萨港1公里,南距留尼汪公里,东距澳大利亚公里。扼守好望角至马六甲海峡航道,战略位置重要。毛里求斯享有“印度洋的明珠和钥匙”之美誉。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毛岛虽失去了一些原有的地理优势,但仍不失为印度洋中的战略要冲。
一、毛里求斯概况
1、专属经济区大国
毛里求斯海岸线长达公里,领海和专属经济区为万平方公里,加上与塞舌尔共同开发的4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总海域万平方公里,超过其国土面积倍。日前,毛里求斯发展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其战略目标。
2、海洋经济情况
年,毛里求斯海洋经济的总产值为约11亿美元,占毛里求斯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约10.8%。其中,海洋旅游业占海洋经济产值比重最高,其次是海产品加工业、海洋运输及相关服务业、自由港业务、养殖及其他业务。
年海产品业产值为约1.56亿美元,占GDP比重为1.4%。鱼类捕获量为1.13万吨,同比上升94.9%。年毛里求斯出口海鱼共计12.82万吨,出口额约合4.65亿美元,是毛里求斯第二大出口产品,渔业加工已经成为毛里求斯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
3、群岛领土概况
毛里求斯位于西南印度洋,东经57°35,南纬20°15,面积平方公里(包括属岛),本岛面积平方公里。
毛里求斯除本岛外还有一些属岛,总面积平方公里,包括罗德里格岛、阿加莱加群岛、圣布兰登群岛、查戈斯群岛和特罗姆兰岛等。迪戈加西亚岛为查戈斯群岛的主岛,历史上曾属毛里求斯管辖,年底被毛当局以万英镑出让给英国,成为“英属印度洋领地”。后英国将岛上居民驱逐出岛并将该岛租给美国用作军事基地。特罗姆兰岛现为法国占有,法在该岛建有常设气象站,但毛一直声称对该岛拥有主权。
4、气候温暖潮湿
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分夏、冬两季:11月至次年4月为夏季,沿海气温30℃,中部高原22℃,海水温度约27℃;5月至10月为冬季,沿海平均气温24℃,中部高原19℃,海水温度约22℃。雨量充沛,夏季雨量多于冬季。全岛雨量不均,年平均降雨量中部高原为毫米,西海岸毫米,东海岸0毫米。
5、人口民族情况
人口约.29万(年12月)。居民主要由印度和巴基斯坦裔(69%)、克里奥尔人(欧洲人和非洲人混血,27%)、华裔(2.3%)和欧洲裔(1.7%)组成。官方语言为英语,法语亦普遍使用,克里奥尔语为当地人最普遍使用的语言。居民中48.5%信奉印度教,32.7%信奉基督教,17.3%信奉伊斯兰教,另有少数人信奉佛教。
6、经济发展情况
毛里求斯已发展成为非洲表现最好的经济体,形成了制糖业、服装出口加工、旅游业和金融服务业四大支柱产业。此外,毛里求斯政府希望凭借其地理、政策和环境优势,着力发展离岸金融业、信息通讯产业、区域航空业和蓝色海洋产业,努力将本国打造成投资非洲大陆的桥梁。
制糖业曾经是毛里求斯经济基础。年,甘蔗产量.8万吨,蔗糖产量38.63万吨。目前毛政府积极利用蔗渣发电、乙醇蒸馏以及朗姆酒酿造等引导制糖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制造业以纺织服装和食品加工为主。上世纪70年代,毛政府颁布了《出口加工区法》,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吸引外资的政策,发展出口加工业。自80年代开始,港台等地大量外资流入毛里求斯,设立多家纺织企业,使毛纺织服装业异军突起,迅速成为毛经济支柱和主要创汇产业之一,就业人数、出口额、占GDP的比重方面均超过了制糖业,目前是毛里求斯的主要支柱产业。
旅游业为毛重要创汇产业,产值占毛GDP的14%左右。年,毛累计接待外国游客.52万人次,同比增长10.8%,收入为亿卢比,同比增长11.3%。赴毛游客主要来自法、英、德等西欧国家及留尼汪、南非、马达加斯加等周边国家或地区,欧洲游客占游客总数的55%。旅游业为毛直接或间接创造近4万个就业岗位。截至年年底,毛共有家注册运营酒店
金融业金融保险市场自由、开放,外资银行和保险公司经批准可在毛注册;银行利率开放,由各商业银行自行决定;无外汇管制,当地货币可与外币自由兑换。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宽松的金融税收政策,近年来金融服务业成为毛发展最为显著的行业之一。年金融服务业总产值占GDP总量的10.7%。上世纪90年代以来,毛积极发展离岸金融业,将路易港设为自由港,目前已与30多个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有数千家离岸金融公司在毛注册。
信息通讯产业。近年来,毛充分发挥本国地理、语言和基础设施等方面优势,加快推进以信息通讯为核心的新经济发展,力争将毛打造成地区信息通讯中心。年,信息通讯技术业的产值占GDP的6.4%。
对外贸易主要出口国为英国、法国、美国和南非;主要进口国为中国、印度、法国和南非。欧盟作为整体是毛里求斯最大的贸易伙伴,年,毛里求斯47.3%的产品出口到欧洲,53.1%进口商品来自亚洲。
二、毛里求斯历史概况
早在公元一千年前,阿拉伯商人到过当时尚无人居住的毛里求斯;中世纪阿拉伯人的地图上对该岛有所标记。
1、葡萄牙发现毛里求斯
16世纪初,葡萄牙人的探险队将现在的毛里求斯、罗德里格和留尼汪诸岛取名为马斯克林群岛,但未在岛上开辟殖民地。
2、荷兰命名毛里求斯
年,荷兰海军上将占领毛里求斯岛,并命名“毛里求斯”,以纪念当时的荷兰统治者奥兰治亲王毛里茨。
年,荷兰殖民者选择岛东南的大港湾地区作为落脚点,开始在岛上定居。他们从马达加斯加贩进奴隶进行垦荒,从爪哇引进甘蔗酿酒制糖,引进鹿群以供食用;同时大量砍伐贵重木料乌木运往荷兰,并大肆捕食多多鸟,以至毛里求斯这一特有动物灭绝。
年,因岛上资源耗尽荷兰人放弃了毛里求斯,但他们为毛里求斯引进了甘蔗、家畜以及鹿。
3、法国占领毛里求斯
年,法国人占领毛岛并改名为“法兰西岛”。此前法国已经占领了邻近的留尼汪。此后直到年,法兰西岛一直属于法国东印度公司管理。
法国殖民者从马达加斯加、西非和印度贩进奴隶,开发该岛。-年,法国总督拉波多内着手兴建路易港,使之具备了首府的地位。他同时鼓励发展农业。年在该岛建了第一家糖厂。
4、英国殖民统治毛里求斯
毛里求斯是控制通往印度航道的战略要地。在法国殖民统治时期,英法殖民者激烈争霸印度洋。
法国大革命后,英法争霸欧洲,同时在世界各地开展殖民争夺战,并将战火燃烧到毛里求斯。
在拿破仑战争期间,法兰西岛成为了法国海
盗袭击英国商船的基地,此类袭击直到年海军准将罗莱率领皇家海军攻占法兰西岛后才告终结。在英法毛里求斯战争期间,法军只赢得了大港战役的胜利,大港因此成为法殖民者的英雄城,其名字被镌刻在巴黎凯旋门上,最终在被英军围困在马勒角三个月后宣布投降。正式的投降时间是年的12月3日,投降的条件是英国人允许当地殖民者保留其土地和财产、继续使用法语并在民事和刑事审判中使用法国法律。英国接管该岛后,将其名字恢复为毛里求斯岛。
年,维也纳会议,法国将该岛让给英国,此后该岛被重新命名为“毛里求斯”。
法国人在投降条件中要求保护岛民的财产和保留他们的生活方式,尽管英国人统治了该岛并欲使之英国化,但法国文化的影响还是超过英国文化的影响。英国殖民者为毛岛开辟了欧洲的食糖市场,刺激了该岛的糖业生产。随着糖业的发展,英国人兴建了公路和铁路。到19世纪中叶,毛岛已成为世界重要的糖产地。
年,英殖民者在毛废除奴隶制。庄园主开始从印度招进大批契约劳工,-年,约有45万印度契约劳工来毛。这是今天印度族人占毛人口首位的原因。此外,英国人还带来了名印度裔士兵。
印度裔劳工主要来自加尔各答和孟买,年的首批劳工则来自孟加拉,大部分是孟加拉人和泰米尔人。大量的印度教徒则来自现在印度。经商的华人此后也来到了毛里求斯,时至今日,毛里求斯仍有三万多我国移民的后裔,他们多是祖籍广东,至今还习惯称首都路易港为“波累”(客家话音译)。
随着印度裔人口的不断增长,毛里求斯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开始从法裔毛里求斯人和毛里求斯克里奥尔人手里转移到印度裔毛里求斯人手中。蔗糖种植业蓬勃发展,毛里求斯产的蔗糖不断输入英国。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通信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改善。
5、毛里求斯走向独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殖民地独立运动风起云涌。随着年和年在伦敦召开的两次毛里求斯制宪会议,部长会议制度开始在毛里求斯实施,并在年3月9日举行了大选,毛里求斯开始自治。
年6月在伦敦召开的制宪会议上,除社民党外,毛所有其它政党都要求独立。英殖民当局被迫同意毛分阶段实行“内部自治”。
年最后一次制宪会议为毛里求斯铺设了独立之路。
年8月,毛举行第一届议会选举,要求独立的政党即毛里求斯工党、穆斯林行动委员会和独立前进集团,击败了不主张独立的社民党,联合组阁。议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西沃萨古尔?拉姆古兰提出的要求独立的决议,英国政府被迫同意毛里求斯于年3月12日宣布独立。
独立后的毛里求斯仍是英联邦的成员,全称是毛里求斯主权国,以英女王为国家元首,并由其总督代行国家元首权力。毛里求斯独立后的首任总督是雷尼。毛独立后共有5任总督。
年12月,毛里求斯修订宪法,宣布毛里求斯将成为英联邦内的一个共和国。年3月12日,毛里求斯共和国成立,最后一任总督林嘉杜成为临时总统。年6月30日,卡萨姆成为毛里求斯共和国首任正式总统。
三、毛里求斯地缘
1、枢纽港口路易港
路易港位于毛里求斯西北部,是非洲仅次于约翰内斯堡的第二大金融中心,拥有印度洋区域最大的集装箱转运设备,能够停泊第四代和第五代集装箱货轮,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只有路易港和开普敦有这个能力,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远期合作对象。
路易港年被宣布为自由港。路易港建有干散货和液体货码头、散装糖码头和多功能码头,拥有12个深水泊位,航道水深从9米到14米不等。进出港货种主要为煤炭、水泥、小麦、玉米、重油、糖、海鲜、化肥和沥青等。
目前集装箱吞吐设计能力为55万标箱。据毛里求斯港务局统计,年,路易港货运量为万吨,其中进口货物万吨,出口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38.5万标箱,其中抵达集装箱24.89万标箱,转运13.6万标箱;往来船只艘。
2、毛里求斯扼守印度洋航道
毛里求斯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南大西洋和印度洋要冲,具备沟通非洲、欧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桥梁功能。尤其是扼守印度洋航道,来往亚洲、欧洲、大洋洲和南非的国际班轮经停毛里求斯路易港,是欧、亚、非和大洋洲之间的海上交通枢纽。
3、西南印度洋“拉丁区”
毛里求斯周边岛屿或者岛国法语占有优势,因此毛里求斯所在的西南印度洋被誉为“拉丁区”。法国在毛里求斯旁拥有留尼汪岛,以南分别是法属凯尔盖朗群岛(驻军)、克罗泽群岛、阿姆斯特丹岛和圣保罗岛,以西拥有法属印度洋诸岛即印度洋中6组岛礁,分别为盖瑟礁、印度礁、欧罗巴岛、格洛里厄斯群岛、新胡安岛、特罗姆兰岛
马达加斯加声称拥有印度礁、欧罗巴岛、新胡安岛、格洛里厄斯群岛、盖瑟礁的主权,塞舌尔声称拥有格洛里厄斯群岛、特罗姆兰岛的主权,科摩罗声称拥有格洛里厄斯群岛、盖瑟礁的主权,而毛里求斯也声称拥有特罗姆兰岛的主权。
法国在留尼汪设有军区,法国南印度洋地区武装力量司令部设在毛里求斯旁的留尼汪岛。年,法国在留尼汪驻军人(包括在马约特岛的外籍军团),其中陆军人、海军人(2艘护卫舰和若干巡逻艇)、空军人,还有名宪兵。
印度洋委员会是欧盟提供重大发展援助的渠道,法国凭借在其委员会的主导地位,在整个西南印度洋发挥相当大的影响力。
4、阿加莱加群岛
对印度来说阿加莱加群岛是印度控制莫桑比克海峡这一重要海上通道的跳板,此外它还能帮助印度有效封锁马达加斯加与印度半岛最南端海域之间的宽阔洋面。
印度“租借”毛里求斯共和国的阿加莱加群岛。双方签署的协议中,印度将负责开发阿加莱加群岛的旅游和渔业资源,将该地建设成西印度洋的大型旅游度假区。尽管两国签署的是一个和平开发该岛的经济合作协议,然而,联系到年初印度计划在马达加斯加北部租借地建设监听站的举动,我们不应忽视印度此次租借阿加莱加群岛的战略意图。印度年出台了《海军新作战学说》,提出海军战略将从“近海防御”和“区域威慑”转向“远洋进攻”,并制定出了“东进、西出、南下”的远景目标,即全面控制印度洋、东进太平洋、西出大西洋、南下非洲。印度在非洲东海岸、南印度洋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可能成为其海军实现南下非洲,全面控制印度洋战略规划的一个具体步骤。
阿加莱加群岛位于南亚次大陆的西南方向,距印度科钦海军基地约海里,距马尔代夫阿杜环礁西南约海里,距迪戈加西亚约海里。印度计划在马达加斯加建设监听站时,就有相关人士指出这将会极大延伸其在印度洋的控制范围。如果阿加莱加也被印度用于军事用途,无疑将成为印度在南印度洋上的另一个重要“桥头堡”。在阿加莱加群岛建设机场和海军基地,可以控制路经此地的中东好望角的石油航线,印度的这一举动,很可能引起依赖石油输入的欧美国家的警惕。
免责声明:图文资料整理自中国海权的博客,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paerhatit.com/fldjp/21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