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弗里敦 >> 弗里敦机票 >> 白衣执甲逆行入鄂,这4所高校驰援湖北的
山东、四川、浙江、湖南,
这四所高校来自不同地方,
却奔向同一个目的地,
同一个战场!
他们白衣执甲战瘟神,
托起生命的希望;
他们争分夺秒打响保卫战,
火速驰援第一线!
医院:白衣执甲战瘟神
●战疫数说
医院:
4批援鄂医疗队
名医护人员
第四批医疗队人
负责两个重症病区80张床位
“若有召,召必往;若有战,战必胜。”1月25日,农历大年初一,医院第一批5人医疗队放弃假期,离别亲人,毅然奔赴湖北疫情最前线。此后两周内,医院陆续派出3批医疗队员人驰援湖北一线。
他们视疫情如命令,踊跃请战;视病房如战场,敢打必胜;视患者如亲人,医患情深,为抗击疫情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
视疫情如命令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抗洪救灾、抗击非典、国际援助,每遇突发事件,总有医院人挺身而出奔赴一线的身影。
此次疫情发生后,医院党委第一时间向全院干部职工发出倡议,号召医护人员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重要指示,迅速投入到防控疫情、抢救生命的最前沿。
“我是单身,无牵无挂!”“我身强体壮,还是男生!”“家人都支持,国家有需要,我必须上!”“年非典,我还是懵懂的孩子,被一群可爱的人保护着。如今,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做一次真正的英雄!”
倡议发出后,全院医护人员踊跃请战,一个个庄严的签名、一张张按满红手印的“请战书”,写满了责任担当和无畏精神。
医院党委的“请战书”中写道:“我们有丰富的临床管理经验,能有效支援疫区开展相关管理工作。我们愿为防控疫情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共同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急诊科党支部成立了党员突击队,77名党员纷纷在“请战书”上庄重地写下自己的姓名。“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护人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冲锋在前,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为党旗添彩,为党徽增光,为人民健康而战!”超声科党支部在“请战书”中写道。
“我是一名有34年党龄的党员,是肾内科党支部书记,也是一名具有35年临床工作经验的医生。救死扶伤是我的终生使命,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请组织接受我的请战要求。”
医院肾内科主任胡昭是该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副队长,年近60岁的他,在医院组织第一批医疗队时就递交了“请战书”,强烈要求到疫情最前线支援。
据统计,医院共收到各科室、各支部集体“请战书”近百份,个人“请战书”近份。目前,除已经赶赴前线的人外,医院在请战人员中还选组培训了余人的预备队,随时待命奔赴前线。
视病房如战场
科学规范的管理是打好“战疫”的重要基础。在医院第四批医疗队接医院东院区的两个重症病区,共有80张床位,救治患者人,其中重症患者67人,危重病人10人。
接管病区后,医疗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按医院的模式设定三级查房制度,规定主任查房、副主任查房、主治医师查房的频次、时间,查房方式,护理交接班流程和时间节点,并根据实际需要补充和完善相关流程。
“明确每次进病区要做的事情,在保证查房质量的同时,减少在病房内的暴露时间。”胡昭说,“后来应用了病房内外视频查房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查房效率,也保证了各项操作技术的高质量完成。”
为了应对重症病人集中成建制管理但医护人员紧张的情况,医院第四批医疗队召开紧急会议,拿出“齐鲁方案”,讨论决定对接管的两个病区总体设计,进行分级、分区管理,把病区分为重症区、危重症区、极危重症区,每个病人都有相对固定的责任医生和责任护士,有利于治疗方案的贯彻和落实,同时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提升了治疗效果。
因方言不通导致医患沟通不畅,也是医疗队接管病区后遇到的难题。为此,在进驻武汉48小时内,胡昭带领医疗队组织编写了通俗易懂的《国家援鄂医疗队武汉方言实用手册》和《国家援鄂医疗队武汉方言音频材料》。手册和音频内容除了医学常用语外,还包括称谓、生活和鼓励的常用语言,温暖、实用,基本解决了鲁鄂两地医患沟通不畅的问题。
“自从学会了手册的内容,每次上班都会时不时冒出一两句‘济南味儿’的武汉话,这也会让患者感到亲切。”医疗队队员高帅说。
在医院第四批医疗队名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护理下,所负责病区已有32名患者康复出院。在胡昭负责第十七病区收治的44名患者中,已有19人转为轻症或治愈出院,重症转轻症率达到40%。
该病区有一位88岁的老奶奶,从敬老院转来时确诊为新冠肺炎、褥疮,大小便失禁,状态特别差。医疗队多次讨论、会诊,不断创新治疗措施和方案。最终,老奶奶奇迹般地逐渐恢复,2月19日时发热和呼吸道症状好转,胸部CT显示病灶明显吸收,连续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可以出院进行居家医学观察。
视患者如亲人
“心有阳光,才能温暖患者。爱无国界,也不会有地域差别。信任会在一点一滴中建立。患者的笑容,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医院医疗队队员季翔说。
通过这些天的战疫,很多队员越来越理解“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俗语的含义了。为解决病人营养均衡问题,侯新国教授除了精心治疗外,还特地把医疗队的食品料理机拿到了病房,一日三次为病人制作营养餐。
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有一位37岁、怀孕29周的患者,入院前已持续发热10天,入院4天后又出现低体温,还伴有严重的低蛋白血症,这让她的主治医师——医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许霞非常揪心。在精心治疗的同时,许霞把自己的“暖宝宝”给她取暖,把自己省下的水果、营养品拿来给她补充营养……经过14天的治疗,患者在2月22日痊愈出院。
“每每回忆那些感人的瞬间,总会记得患者出院时灿烂的笑容,记得腼腆的大男孩搓着衣角说‘凌晨4点看到你们还在忙碌,你们太辛苦了’,记得退伍军人出院时标准的军礼,记得80后美女出院时‘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山东的帮助’的感人话语……这一幕幕难忘的画面,也带给了我们更多的信心!”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张静静说。
齐鲁精神,齐鲁担当,齐鲁力量!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医院医护人员冲锋在前,彰显“国家队”的责任与担当,用精湛的医术捍卫人民生命健康,坚定诠释着“博施济众,广智求真”的医院精神和“医道从德,术业求精”的院训。
医院:托起生命的希望
●战疫数说
医院:
5批援鄂抗疫医疗队,名医护人员
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到武汉14天
接治重症患者人
69人治愈转出
争分夺秒,从大后方飞奔前线。
2月7日,四川成都,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医院)灰墙黛瓦、翘宇飞檐的启德堂前,医院第三批人援鄂医疗队整装待发。
“我志愿献身医学,解除人类之病痛……”集体宣誓时,眼科护士格绒夏姆热泪盈眶。这个90后藏族姑娘又想起了临行时家人的嘱托:“你是华西的护士,全家人为你骄傲,希望你早日战胜疫情,平安归来。”
担当
对格绒夏姆来说,春节小长假是一年中最让她期待的时间,因为可以暂时告别“陀螺般”的工作状态,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丹巴,和家人在炊烟袅袅的火塘边喝茶聊天……
“你是华西的护士,是党员,现在疫情这么严峻,你不该回来的。”而今年,回家休假的格绒夏姆却被家人狠狠责备了。
创建百年的医院,是中国现代医学教育的发源地之一,被网友亲切地称为“镇川之宝”。而盛名的背后,是责任和担当。从年抗击非典、年汶川地震、年芦山地震、年九寨沟地震,到援助塞拉利昂、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疫情……在涉及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大事件中,华西人都是勇往直前,全力以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华西亦不曾退缩。农历大年三十晚上,由党员带头,名华西急诊科医护人员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申请到武汉疫情防控最前线,这些医护人员的平均年龄不到33岁。截至目前,医院共派出5批次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
其实,格绒夏姆和所有华西医护人员一样,时刻牵挂着武汉疫情。仅仅在老家待了一夜,她便取消了休假,写下了支援武汉一线的“请战书”。2月6日晚,她接到通知,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
时间就是生命。2月7日傍晚,人的队伍在空旷的机场匆匆前行,显得格外孤寂,但每个人的心是火热沸腾的。格绒夏姆收到大伯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paerhatit.com/fldjp/19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