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弗里敦 >> 弗里敦经济 >> 历久弥新的ldquo表情rdquo
源·展览
源·活动
源·宝物
源·知识
源·名家
小源问答
钟表是天文学的副产物。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是建在辉煌的教堂上面的,
大家要想了解时间,就得往那儿看。
随着历史的进程、时代的发展,
时间的“私有化”让钟表从钟楼走进了寝殿,
最终缩小到可以随身携带的尺寸。
油画中的女子正手执挂链表与座钟对时
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阿尔弗雷德·史蒂文斯绘制
这种随身携带的时计,
因其功能独立、不需其他器材支持,
又是极端私人化的物品,
从此成为了财富和权力的象征。
不仅如此,时间的私有化,还为现代化的世界揭开了帷幕。在18世纪中期钟表制作就已日臻完美,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精密仪器,为接下来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对时间的计量和掌握甚至催生了新的城市生活方式。19世纪的历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在重要著作《技术与文明》(TechnicsandCivilization)一书中,阐述了机械钟表(而非蒸汽机)才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主推动力的观点:“其精确和完美,使其他机械难以望其项背。”
掌握时间,是一项划时代的成就。
从油画可以了解到,一开始可携带的时计并不是放在怀里,而是悬挂在挂链(Chatelaine)上垂于腰间。
请人为自己画像,是要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的一件事,贵族们会戴上最值得炫耀的私人物品,通过油画使得自己的财富获得二次确认。这让我们有机会在油画上,看到钟表作为私人物品的演化过程。
链表作为随身装备(Equipage)的一部分
挂链表在十六世纪就已出现,主要来自皇室主导的订制。
被认为是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的画像,约年
现藏英国国家肖像馆,她手中握着一块链表
十七世纪英国国王查理二世确定了背心马甲在男士正装中的地位,男士开始将挂链表放入口袋。
-年
挂链表成为仕女腰间装饰的一部分
十八世纪中上层阶级的时尚男女们,基本每个人都有这样一条链子或者带子,用来悬挂链表的钥匙、小印章、香水瓶或者其他装饰品。因为不用钥匙上发条的链表要到年以后才被(百达翡丽的翡丽先生)发明出来,所以在此之前,如果想要链表的时间准确,很多人不得不每天携带着发条钥匙。既然带上了钥匙,不防再带几个小印章,因此腰链上经常是一大串。
英国皇帝乔治三世画像
英国肖像画家托马斯·庚斯博罗约-年绘制
约年乔治三世赠送给他的教子的链表
国王常赠送华贵链表给亲朋好友作为礼物
与此同时,女性的服装是裙子,没有口袋,
因此挂链表直接垂在裙子外边。
两位女士一位手执折扇,一位手中有一朵玫瑰花
她们的腰间都悬挂着硕大的腰链表
不知名法国画家绘制于年代
腰链表非常流行,
在公众场合佩戴被认为是十分时尚的。
最终潮流越来越兴盛,
人们甚至会佩戴两块表,
或至少接受佩戴两块表的行为。
画中主人公在腰部对称地挂着两枚链表
《RobeàlAnglaise》年,现藏波士顿美术博物馆
有时,甚至本来昂贵的手表
会被换成廉价的替代品佩戴。
不提供计时功能的“假表”(FausseMontres),
用吊坠挂上其他物品
如有着怀表外壳的鼻烟盒、微绘画像等
从而让他人以为那是一块表。
微绘珐琅画像装在假表吊坠中,约年
总体上,十八世纪的怀表更倾向于奢华质地多于实质,人们把对时间的掌握视作潮流,这一形式在十九世纪继续流行。
-年
画中的时尚女士将手中链表放至耳旁倾听
约-年的铜板画《EmilyStClare》
现藏大英博物馆
十九世纪初期表仍有挂在腰挂链上的,但随着黄金长链开始流行,已经逐渐转变为挂在长项链末端,再别在腰间的方式。
项链末端的表被别在腰带上
《一位女士的画像》,西班牙浪漫主义画派画家弗朗西斯科·戈雅(FranciscoGoya)
于年绘制,现属于美国弗里克收藏系列。
-
从脖子开始垂坠下来的黄金长链继续流行
阿德莱德皇后是英国国王威廉四世的妻子、英国和汉诺威王后
《萨克森-迈宁根的阿德莱德》,年绘制
油画中那些链表,是带有前盖还是开面(openface)设计,大多难以分辨,因为大部分都会插在裙子的腰部或口袋中。
长项链可能绕了两圈,上面由胸针在领口固定
而作为链坠的表放入腰间
《红沙发上的女士》,JohnS.Blunt绘制于年
现藏美国民间艺术博物馆
在油画中可以看到,由于长途旅行不再是难事,链表的流行也开始跨越国界,不论英国、比利时、西班牙、俄罗斯还是大洋彼岸的美国,女士们对这种流行都无法抗拒。
俄罗斯画家PyotorVasilievichBasin
约-年为太太绘制的画像
画中女士的链表一端夹在领口
另一端彩色珐琅微绘表挂在腰间纽扣上
《围着红纱巾的AnnaReitter》
美国画家JosefPlank于年绘制
十九世纪工业革命以及铁路运输的兴起,让钟表有了更多实际运用的需要。旅行的需求是如此旺盛,人们前所未有地依赖时间,随身携带的时计更加大行其道。
人们纷纷拥有了自己的时间。男士女士都佩戴怀表,而不再仅仅属于贵族。
年,达盖尔的银版照相术已经发明,为后人留下了很多早期佩戴怀表的女士的倩影。
-年
从长链的一半固定并垂坠下来的款式
之后流行了很多年。
-年
服装的改变使得女士裙子外面的口袋变得非常常见
链表则长短链都有,靠近腰部,有的稍微上挪。
在年的杂志插图中可以看到,
时尚女士在公开场合打开链表查看时间很吸引旁人,
在她右手边的那位很明显地指向怀表,说明是当时话题的中心。
而她左手挽住的那位女士则面带淡淡微笑,
似乎已胸有成竹很快心上人也会赠送自己类似的礼物。
此时,时尚的含义被赋予到链表上。
一位昆士兰女士的相片
她的怀表通过黑色珠链相连,放在胸前口袋中。
维多利亚后期追思(哀悼)珠宝流行,
也同时影响着链表的装饰。
链表作为胸针
-年
长链仍在流行,胸针表出现,有的也带有链条。
年(美好年代BelleEpoque前期)
美国演员、歌星LillianRussell的卡片照(CabinetCard)
卡片照在年以后开始流行
舞台明星和演员Edwards的卡片照
她也佩戴者一枚胸针表
-年
到了二十世纪初,
男士外套里露出背心上的表链,
而女士戴着长项链表。
我们发现,即便是在更早那些戴腰链表的年代,男士露出的也往往是表链和配套的附件,很少将表身展示出来。而女士更愿意把怀表的装饰意义放在第一位,当做项链,当做胸针,当做装饰品。
女性佩戴的怀表比男性的更小、更薄,表上的装饰内容从清新田园到浪漫场景都有。戴怀表的女性似乎并非对时间有着特殊兴趣,更多是从装饰和浪漫目的出发。
长链表及带表的胸针出现了可互换的两用款式
这是一张年的广告画
店家提供多达种项链和胸针扣搭配的选择
链表可以胸针或项链两用
年,戴着一枚长链表的社会活动家
奥尔加·得·梅耶尔男爵夫人(BaronessOlgadeMeyer)
爱德华时期佩戴着胸针表的裁缝
约年至年
年,一位佩戴胸针表的女士
而在年以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了欧洲大陆,不论男士女士,腕表逐渐替代链表、怀表,成为主流。
如月之恒
源博物馆于三月开展的“如月之恒”珐琅工艺展中,有一个展区聚焦了19-20世纪的这一段钟表历史。这个展区并不以展示钟表造型的多样为目标,虽然它们确实种类众多;也不以钟表消费上升之后出现的各种精细发明为主导,尽管它们着实精彩有趣。而是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些表上的装饰工艺上——珐琅。
新艺术时期珐琅珍珠项链表
如月之恒珐琅工艺展展品之一
珐琅是钟表上除了金工以外最主要的装饰工艺。绘制珐琅需要能工巧匠熟练地掌握精细的温度控制以及历经多番烧制才能成功,因此绝非易事。
“花园”彩绘珐琅链坠表
如月之恒珐琅工艺展展品之一
早期传统艺术作品如油画的产生,都被用于炫耀财富的,这在钟表上表现得更充分。而钟表与另一种艺术“珐琅”的结合,则是在炫耀一种新的财富,一种生机勃勃的,由强大的购买力所认可的财富。因此,这些作品本身必须能够展示这些财富。通常在视觉上体现出物有所值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使用者的触觉、观感,因此珐琅的各种工艺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
黄金狮头玑镂珐琅链坠表
如月之恒珐琅工艺展展品之一
这些珐琅钟表栩栩如生地表达出了
那些聘请名师来作画的人们的心中所想:
我拥有最好的东西,
因为我拥有与之相配的
财富、身份和地位。
“如月之恒”珐琅工艺展
参观时间:展期内周二至周六11:00~18:00(17:00停止入场),每周日、一闭馆
展期内全价票80元/张
现场优惠票40元/张(凭本人有效证件买票,一人一票,凭票入场)
1、全日制学校大学本科或以下学生(学生证)
2、60周岁以上长者(身份证)、军人(军人证)、残障人士(残疾证)
源博物馆年卡持卡人本人,于有效期内参观无需另购票,通过指纹验证后即可入场。
备注:本馆谢绝1.2米以下儿童参观
“如月之恒”珐琅工艺展停车及交通指引
源博物馆
外滩22号上海中山东二路22号(近新永安路)
交通指引
公交线路都市观光旅游1线、
、、、33、55、
、65、、、26、、11等;
轮渡东复线;
地铁10号线豫园站、地铁2号线南京东路站
停车指引
外滩22号提供代客泊车服务,15元/小时
About源博物馆
看得见外滩江景的珠宝博物馆
珠宝美学新坐标
contactus
marketing
museum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