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敦

浅析伊斯兰教对非洲民族国家构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8/23 12:07:34   点击数:

一、伊斯兰教与非洲国家的历史渊源

伊斯兰教与非洲国家有着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渊源,它不仅促进了一些非洲的一些王国、帝国的成长和辉煌,还孕育了众多伊斯兰城邦国家和哈里发国。伊斯兰成为宫廷宗教、国教或国家神学后,其一整套管理体系被引入非洲,伊斯兰教法也被植入非洲,司法体系与行政体系出现分离。上述重要变化是伴随着伊斯兰教与非洲传统宗教文化的碰撞和融合逐步完成的。

伊斯兰教征服北非后,加快了向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传播速度。8世纪伊斯兰教就已到达西非,与当时的塔克鲁尔王国和古加纳王国有了最初的接触。这些王国的统治者们虽还没有皈依伊斯兰教,但已雇用穆斯林作宫廷的书记员和大臣。穆拉比德人运动标志着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军事和政治力量在西非的兴起,并最终为来自北非的柏柏尔人传播伊斯兰教铺平了道路。此后,伊斯兰教在西非的发展便同贸易、王国和帝国的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维系多民族庞大帝国,如马里(约—)、桑海(约—)和加涅姆-博尔努(约—)的重要纽带。非洲古代国家借助伊斯兰文化和伊斯兰学者的管理才能,大力发展同伊斯兰世界的关系,创造了辉煌,成为非洲文明的重要标志。起初,西非的伊斯兰教还是一种混杂其他信仰的宗教,受当地风俗习惯和传统宗教影响很大。一些西非王国、政治实体领导人对伊斯兰教基本上都采取宽容态度。17世纪90年代至19世纪90年代,西非多次爆发大规模“圣战”,此后伊斯兰教在西非落地生根。11—19世纪期间,西非一系列穆斯林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伊斯兰学者;其中,富拉尼人乌斯曼·丹·福迪奥在尼日利亚北部豪萨人聚居地所建立的索科托哈里发国是西非伊斯兰教在这一历史阶段发展的顶峰。

在东非,早在7世纪后半叶伊斯兰教就传入北起索马里、南至莫桑比克的沿海地区,并孕育了灿烂的斯瓦希里文明。7世纪后阿拉伯人沿东非海岸南下,建立了一系列伊斯兰城邦国,最著名的有摩加迪沙、奔巴、桑给巴尔、基尔瓦和索法拉。这些城邦国在13世纪至西方殖民主义者入侵前经历了一段兴盛时期。在埃塞俄比亚高原,为了贸易利益和宗教信仰,穆斯林王国同信奉基督教的埃塞俄比亚之间的战争绵延数百年。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促进了伊斯兰教在今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部分地区的传播。至14世纪非洲之角的许多居民均已皈依伊斯兰教,并通过贸易同东非海岸的穆斯林群体建立了密切联系。

面对西方殖民主义者赤裸裸的武力入侵,非洲各地穆斯林领导人以武力反抗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伊斯兰信仰。在伊斯兰大旗的指引下,穆斯林在宗教领袖率领下英勇抵抗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等殖民主义者的入侵。在尼日利亚,英国殖民主义者征服南部时虽未遇多大阻力,但北部索科托哈里发国穆斯林浴血奋战、宗教领袖杀身成仁的事例比比皆是。19世纪法国在西非进行殖民活动时,穆斯林国家起初以外交和武力等多种手段进行抵抗,保家卫国。非洲伊斯兰教抗击殖民入侵的主要形式是马赫迪运动,其要义是当世界充满非正义时,马赫迪(“救世主”)就会现身来捍卫和净化伊斯兰教,实现社会正义。20世纪初期,上几内亚、毛里塔尼亚以及塞内加尔等地均发生过反对法国殖民主义的马赫迪运动。在苏丹,马赫迪主义不仅是民众反抗外来侵略和压迫的精神支柱,还为民族独立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其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

西方殖民主义者武力征服非洲后才真正意识到非洲伊斯兰教的强大力量,其不仅拥有大量信众,行政、司法、税收体系也较完备。为降低殖民统治成本,英国殖民主义者实行了“间接统治”政策,保留尼日利亚北部哈里发国的一套体系,改造后为殖民统治服务。该政策还将冈比亚、塞拉利昂和黄金海岸(今加纳)等地的穆斯林首领纳入到了殖民统治体系之中。起初,非洲穆斯林主张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被西方基督徒统治。不少穆斯林从塞内冈比亚地区迁徙到了今马里,甚至更远的地区。另一方面,一些苏非教团领导层在武装抗争失败后,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在政治上与殖民当局合作。在塞内加尔,苏非教团在殖民统治时期得以生存和兴盛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与法国人之间建立的相互依赖关系。英法在非洲伊斯兰教地区的统治方式以及非洲穆斯林与殖民当局的复杂关系直接影响了独立后非洲民族国家的构建。

二、伊斯兰教对非洲民族国家构建的双重影响

从伊斯兰教发源的历史背景来看,它试图结束阿拉伯半岛长期处于分崩离析、相互仇杀的部落社会的状态,建立统一的阿拉伯民族国家——乌玛。当然,早年的乌玛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国家形态,而只是建立在共同信仰、共同物质生活基础的穆斯林社会共同体。可见,伊斯兰教从一开始就是作为一种具有强大聚合力的宗教出现的。但是,随着时代变迁,伊斯兰教内部分化情况非常严重,各教派、学派之间的交锋和斗争异常激烈。这种状况在西亚北非国家中非常普遍,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中也屡见不鲜。

考察伊斯兰教对非洲国家民族构建的影响,不仅要考虑一个国家的民族—宗教结构、国家建立的历史背景、政府的宗教政策以及外部因素,还要重点考察伊斯兰教本身这一重要内因。就笔者所知,这一点在以往的研究中似乎

转载请注明:http://www.paerhatit.com/fldjj/2097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