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敦

高福唯有教育可以改变人生

发布时间:2021/6/22 7:43:25   点击数:

一家走出了9位博士,高福认为,他人生的最大智慧是坚持终身学习。他的父母虽然不识字,但却是有文化的,大写的“人”。一位伟大的母亲,不仅会影响一个家庭,甚至可能会影响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作为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曾率领团队赴非洲一线抗击埃博拉病毒,也在疫苗攻坚战中坚守理性与理想。各行各业之中,都有一批人,他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埋头做自己的事,这些人,是真正的理想者。

作者:毕啸南

来源:《理想者》栏目组(ID:毕啸南)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搜索《理想者》节目

01

对外援助:爱世界也是爱自己

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表示,身处埃博拉疫区一线,每天都在经历生死考验;四年后才敢首次向大众披露,曾在疫区发烧十余天;对外援助究竟该不该;病毒无国界,呼吁民众理解对外援助的价值和意义;长生生物疫苗事件提醒我们,要对监管体系进行改革;理想的疫苗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未来新发、突发性传染病会越来越多,并很难预测;疾控系统人才流失严重,人才建设是最大挑战;人类的躯干往前走的时候,灵魂要跟上;一位伟大的母亲会影响一个国家,乃至影响世界。

:高福老师好,之前我在网上看很多新闻报道说,您当时带领团队去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很多队员走之前写了遗书。

:我们的同事可能有人会写,不一定叫遗书,写过点什么东西,但是拿我自己为例,我就啥也没写。当年的埃博拉,我们走的9月份是最高峰的时候,我本人就是研究病原微生物和免疫的,那么我们去做病原,过去,我可能是在实验室做,现在把这个实验现场换到了非洲,当然非洲有它非洲的实际情况,但这是我们的职业,也是属于我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我想大家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害怕,都把这种感觉变成了自己认真学习,认真工作,责任和担当在先的这么一件事情,这时候你就觉得,我把这件事情做好,也是对我个人生命的一种责任。

:在管理方法上我还很好奇,高老师您是领队,那您出发之前不需要给团队的人做这方面的心理建设以及提醒最坏的可能性吗?

:如果这么去想,我们平时在实验室操作的病原微生物,百度一下肯定上边会告诉你说,由于实验室泄漏,出现了一些事故,由于在实验室操作不当,出现了一些事故,就说这种事情我们都遇到过。当然非洲这个环境,知道它可能各种设施,它的条件不是很好,我没想到这个确确实实条件这么差。我们去的是塞拉利昂,这个国家内战结束也就刚刚十多年,战争给这个社会的经济建设,包括它的公共设施带来的危害,你去了一看就知道,真的可以说是一片废墟。您刚提的东西,大家就说有这种感觉,我觉得很正常,但是去了以后大家很快就把这个心理调整过来了。

:我看很多文章写到,我们在当地还是遭遇了一些所谓生死的考验,这个是媒体的夸大其词,还是确实遇到了一些事。

:这个就跟战争一样,你到了战场了,还说躲开子弹,那不可能。同志们到了疫区一线,这个疫病在流行,早些你是在电视上看到,现在你就看到街上就有得了埃博拉死去的人。你可能听说,昨天跟你一起工作的人第二天来不了;你可能也听说,跟他在一起工作的当地人,他们家的亲戚昨天晚上没有了;医疗队的同志会告诉你说,医院,某某护士,某某医生得了,被隔离治疗去了,这种经常会有。所以就说到了疫区一线,就和到了战场一样,横飞的子弹到处都是,传染病病原埃博拉病毒就在那里。

:最惊心动魄的那次给我们讲一下。

:我给你举个例子,就说我们在实验室里边操作的时候,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做的材料,材料本身没有准备好,比如说材料里边来一针头,如果你操作不好,有针头扎上,这个时候你搞不好就会真的感染。医院,到基层去看,埃博拉病人就在那坐着,这种状况都是有的。再比如说我们开始去我们的实验室,路上确实看到有的人,好好一个人就摔倒了。还有我们留观中心医生,在医院把人留下来观察,那他不服,护士和医生就面对面的,他可能就要大闹一场,这种你想,到了生命绝望的时候,他啥动作都有,像类似这样的惊心动魄的场景,我们也确实遇到过。

:我们全员去,都全员安全的返回了吗?

:对,我们当时,党中央国务院给我们的任务,叫“打胜仗,零感染”,所以我们还确确实实做到了,能做到这一点也是不容易的。

02

只有学习才可以改变一生

:在疾控领域,在我们国家,您认为现在做的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或者是说我们需要的一个进步空间是在哪个方面上?

:我觉得对我们国家目前疾控最大的挑战就是,我们经过这六七十年,这套机制、体制建的是非常好的了。但是面对新时代,如何有一个新战略,新战略怎么做,这是很大的挑战。你比如说像我们疾控系统,现在其实人才流失比较严重。

:为什么会流失很严重?

:你想我们这是一支专家队伍,疾控的特点是它的专业性很强,它同时也是公益性的。公益性叫为人民服务,不讲代价;专业性讲的是专家,一锤定音你说了算,这就说每个人手里边有技术活,有绝活。你看现在比如说高校各大研究机构,他们相对来说从研究的角度,这专业性就要搞研究,他就需要这方面的专家,现在高校各方面的待遇可能比我们这边好,这就是存在这样的。

:很现实的问题。

:这也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国家也在想办法,大家都在解决,人才队伍是个很大的挑战。第二个我觉得咱们今天讨论的整个主题,就是如何把这支队伍能够适应,在援外,在关口前移,这个对我们是非常非常大的挑战。可能有人技术很强,但他可能外语不好,去了不能交流,我可能有外语好的,专业也很好,但是他不善于社交,你想这人才要求多高。所以我们要出去做全球卫生,在这方面对我们的挑战还是非常非常大的。我作为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现在一方面抓好国内的疾病预防控制,一方面就是抓好国际,抓好关口前移这方面的工作,但是我们相对来说弱一点。我们去援助非洲是公共卫生第一次这么大规模的走向非洲,过去有过比较小的,比如说某些国家有问题,让我们去帮一下忙,不是像这么大队伍一起去,我们需要积累经验,毕竟你的工作环境,整体各方面都不太一样,所以这个方面对我们的要求还是非常高的。

:当下的中国,你会发现在各个领域上,因为发展阶段性的问题,所以急躁的风气或者这种心态会特别的明显。每个人都无所适从,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事情,对吧?就太阳底下无新事,我觉得要保持平衡心、平常心和理性的声音去看。

:网上有一种说法,就是说“当人类的躯干往前走的时候,灵魂要跟上”,我特别同意这句话。就说我们社会经济物质往前走的时候,精神和我们的灵魂也要跟上,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个还是咱们一开始探讨的,作为一个理想者,一个理性思维者,我们应该平衡好你所面临的现实,和你心中的诗和远方。但如果我们自己不注意调整这些事情,你也知道,精神卫生也是属于我们疾控中心应该

转载请注明:http://www.paerhatit.com/fldjj/2018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