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敦

关于中国崛起的四个问题

发布时间:2021/4/27 22:40:53   点击数:

在国际讨论中常有人问:“中国是否要争夺世界主导权?”

大多数中国人对这个问题不太感兴趣,他们既不赞同与美国争夺世界主导权,也不认为自己的国家应该成为另一个美国。

然而,在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许多人会说:“怎么能相信中国不会这样呢?”他们从霸权争夺的历史轨迹出发,担心中国会试图建立新的地区秩序,并将周边地区纳入其治下。

在一次谈话中,亨利·基辛格博士告诉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外交部前副部长傅莹,应该让更多的美国人了解中国人的想法。

今天,库叔分享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外交部前副部长傅莹的文章,选择了以下几个备受热议的话题与库友分享。

傅莹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外交部前副部长

编辑

蒲海燕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书摘,摘编自《看世界2》,中信出版集团年2月出版,原标题为《关于中国崛起的四个问题》,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

中国是一个世界强国吗?

在美国人和世界上大多数人看来,中国无疑已经是一个新兴的世界强国。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的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GDP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头号经济大国。然而,中国人并未因此而表现得特别激动,多数人认为这样的头衔名不符实。

俯瞰高楼林立的上海浦东陆家嘴。图

新华社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往往是他们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看到的高楼大厦。但是,如果驾车从这些特大城市往外开出公里,你会发现很多人仍然生活在相当基础的条件之下。联合国划定的贫困线为每人每天1.25美元(约合8.1元人民币),但在年,仍有约2亿,也就是约14%的中国人生活在这条贫困线以下。

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但是如果按人口计算,则生活水平达到城市标准的人数不超过人口的37%。也就是说,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质量还未达到城市标准,例如,还未享受到洁净的水和适当的医疗条件。

总体上说,中国是一个刚脱离全民贫困的国家。“80后”这一代人是第一批在成长过程中吃得上饱饭的中国人,开始享受选择的自由。

年6月28日,四川省布拖县觉撒乡布基村易地扶贫搬迁的集中安置点和幼儿园。图

新华社

但是在国家层面,还有更多挑战亟待解决,医院、学校和更好的自然环境。中国正在一个陡坡上攀登,面临的困难有时超乎外界的想象。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发展将是中国的主要任务。

我们有“两个一百年”的发展目标,习近平主席称之为中国梦,人民对此充满期待。

首先是到年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时,实现GDP以及城乡人均收入在年的基础上翻一番。

第二个“一百年”是到21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年时,把国家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使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2中国为什么一定会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家汉斯·摩根索认为,国家强大了就不可避免地要争夺国际权力。根据冷战后国际形势提出“进攻性现实主义”的约翰·米尔斯海默也认为,大国间竞争的悲剧不可避免。

但是,希望世界能够注意到,中国正在树立大国崛起的新范式,走出一条和平发展的新路。

以人民币计算,中国年的外贸总额比年增长了倍,但这并非是以“炮舰开路”的方式实现的。相反,这个成果是中国在现有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自由贸易大环境中,通过互惠互利的平等合作取得的。

上海外高桥码头。图

新华社

特别是在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的国际贸易总额以年均18.2%的速度增长。中国现在是全球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每年进口商品总值超过2万亿美元,在世界各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与投资机会。贸易因素成为中国与其合作伙伴发展关系的压舱石。

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的GDP提高了95倍,而其军费开支增速为GDP增速的42%。按照中国宪法规定,我们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历史上列强依靠军事力量抢夺资本、资源和市场的行径,在当今世界上是不必要的,这种政策也是中国所不赞成的。

和平发展之所以适用于中国,其中有国内国际两方面的因素。

从内因上看,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

中国自古就有“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和为贵”与“和而不同”的理念世代相传。中国历史上尝尽被外强欺侮之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国内政策的核心是全体人民的利益,这决定了中国必须坚定奉行与所有国家和平合作的国际战略。

从外因上看,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新外部条件为中国实现和平发展创造了条件。

冷战结束后,因东西方集团对抗而形成的地域分割被打破。

经济全球化带来扩散化的趋势。过去由西方发达世界掌控的资源、资金、人才,乃至专业经验等各种要素,开始向更广大的边缘地区扩散,战争和地理扩张不再是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的可行和必要方式。

中国很好地利用了这个机会。通过持续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在吸引国际投资和技术方面走在了发展中国家的前列。中国通过开发全球市场,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不是单方面的,与中国合作的国家和企业都从大规模增长中获得了切实的利益。

许多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投身于全球化的浪潮中,在世界经济扩张的新时期,它们带来的活力是至关重要的。

未来,中国没有理由不将和平发展这条成功的道路坚持下去。只有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才能实现其发展目标。

3中国如何实现对和平的承诺?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中国周边已出现了太多不安。沉寂已久的领土争端和海洋管辖权纠纷不断升温。究竟发生了什么?

年4月10日,菲律宾派出军舰和武装人员进入黄岩岛潟湖水域袭扰在那里作业的中国渔民。该事件的照片激怒了中国公众,引发舆论呼吁政府采取行动保护中国公民和领土。

同年9月,日本政府一意孤行,对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打破了搁置争议的现状。日本政府此举在中国许多城市引发了示威活动,并给两国关系带来了巨大压力。

面对菲律宾和日本的挑衅,中国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坚决地维护了领土权益。与此同时,中国保持了克制,并没有放弃通过对话解决争端以及“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此外,我们必须对这些挑衅背后可能存在的真实意图和其他复杂因素保持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aerhatit.com/fldjj/1931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