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弗里敦 >> 弗里敦经济 >> 归正之窗基督教与世界音乐发展
一、导论
音乐之父是谁?(巴哈)。但基督教的音乐之父是谁呢?圣经〈创世记〉4:21说:「犹八(Jubal,希伯来文的意思是:溪流、流动stream),是一切弹琴吹箫之人的祖师。」光是从这一点上,我们就知道,基督教的音乐应该要比一般的音乐有更大的含盖面。事实上,了解音乐史的人就会知道:基督教音乐并非是西方众多音乐中的一种流派,它恰恰是西方各种音乐的开端。
音乐的创作在古代或中古社会中与近代或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及功能有很大的不同。在近代之前,只有很少数的人能够靠音乐创作或表演维生。再加上音乐家的社会地位比农夫还低,在某些社会中音乐家甚至比奴隶的地位还不如。所以只有很少数的人能够或愿意从事音乐工作。在这样的情况,音乐的水平当然无法提升。
不过这种情况并未发生在犹太民族之中。犹太教是一个非常重视音乐的民族。犹太人最尊崇的戴维王本身就是一位音乐家,他又不遗余力的提升音乐的发展,音乐家的生活被国家照顾,因此,犹太音乐的发展要比其它民族来的要好。不过,犹太人这个对音乐重视的传统并未能有效的影响到其它民族或地区,所以,基本上整个世界音乐的发展仍然是缓慢或是停滞的。
然而这样的情况被基督教给改变了。基督教继承了犹太人对音乐重视的传统,因此当基督教并在掌控罗马帝国后,基督教对音乐的重视态度也就能产生了广泛及普遍性的影响。此时,基督教发展出音乐的调式,使音乐有了更好的创作及记录方式。不过,此时的基督教仍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音乐的发展可说非常有限。
一直要到中世纪末期,特别是马丁路德改教之后,当教会地位逐渐失去政治主权,当教会丧失了操控音乐的霸权之后,这才是音乐真正快速及多元发展的时期。主要的原因是,一方面音乐仍然受到人们重视,另一方面,音乐家又能够有比较多的自由来从事音乐创作。因此,有人不明白为什么巴哈(-)、莫扎特(-)、贝多芬(-)这些音乐天才都诞生在17、18世纪?事实上并不是因为音乐天才都诞生在17、18世纪,而是因为音乐天才们只有到了17、18世纪才能够尽情发挥他们天分。
因此,音乐史面对基督教是又爱又恨:一方面没有基督教就没有音乐的发展;另一方面,当音乐开始被重视之后,基督教又限制了她的发展。一方面近代音乐都想要逃离基督教音乐的束缚,另一方面,近代音乐却都是在基督教音乐的基础上在发挥自己的。这也是为什么所有学音乐的人,都无法逃避要学习基督教音乐及音乐史的原因。因为基督教音乐乃是西方音乐或世界音乐的根,世界音乐中的各式各样音乐都不过是基督教音乐上面的枝子或果实。
总的来说,从4世纪到18世纪末,主流音乐就是基督教音乐,这也就是西方音乐的开端,也是基督教对于世界音乐文化重要的影响及贡献。
二、基督教音乐的本质:「神圣」与「神秘」
当我们要探讨基督教音乐的发展及转变,以及基督教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关系之前,我们必须先要理解什么是基督教音乐?基督教音乐的定义是什么?基督教音乐与其它音乐的差别是什么?然而,要为基督教音乐下定义之前,我们必须先知道基督教音乐的「本质(Nature,Essence)」是什么?所谓的「本质」指的是一样事物它本身最重要的特质,也就是这个事物之所以存在,它最重要的意义、目的与最高价值。举例来说:人的本质是什么?有人说是:有智慧、会思考、会计划、有灵魂。但这些似乎在某些动物身上都有,不太能突显出人的特点。于是就会有人想到是:会运用语言文字、有宗教行为、有道德观念。这些就比较符合人的特质了。那么基督教音乐的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呢?
一、「神圣」的本质
有些人认为基督教音乐是的特质是雄伟、华丽、庄严,甚至有些年轻人认为是严肃、沉闷、单调。的确,或许对于某些人或从某些角度来说,基督教音乐总是让人感到「严肃、沉闷、单调」。的确,如果依照现代人对音乐的感受及喜好来评断,那么大多数的基督教音乐的确是很「严肃、沉闷、单调」。但这个评断乃是建立在一种完全错误的分析及比较基础上。
就如同,当以色人献祭的时候,祭司或利未人不会说,这块羊肉很难吃,这块肥油脂太油腻。也不会有百姓说,摩西这个会幕或祭坛盖的很难看,感觉太严肃。当我们再主日领圣餐的饼或杯时,不会觉得那个饼不如葱油饼好吃、也不会批评那个葡萄汁太甜了。假如,有人认为教堂很难看、饼杯很难吃,你会觉得他不伦不类。那么,为什么人们不会觉得饼和杯难吃难喝,但却会对基督教音乐感到单调沉闷呢?那是因为我们容易将教会音乐拿去和外界的音乐作比较。显然,这种比较是不恰当的。
事实上,在基督教音乐史上,大多数创作基督教音乐的作曲家,他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paerhatit.com/fldjj/18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