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弗里敦 >> 弗里敦政治 >> 那些和死神并肩的日子我们在塞拉利昂抗击
(中塞友谊的见证)
年,埃博拉病毒疫情在西非大规模暴发,夺走逾万生命。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建立的生物安全等级共分4级,数字越大越危险。SARS是3级,埃博拉病毒则是4级。最高致死率达90%的数据,让不少人直接将埃博拉病毒定义为「死神」。3月中旬抵达西非塞拉利昂的中国(江苏)援塞抗疫医疗队是我国派出的首支由地方组队的援塞抗疫医疗队,日前他们圆满两个月的援塞任务,凯旋祖国。
医院(医院)副院长、知名传染病防治专家杨永峰是丁香园资深站友。今天,丁香园带你看看他的朋友圈,为你讲述这位站友和他的队员们与死神并肩的故事。
尽管出征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到达塞拉利昂之后,当地的条件之艰苦还是让他们吃惊不已。杨永峰说,塞拉利昂十分炎热,隔离病房没有空调,而且几乎每天都会停水停电断网,断水最久的一次长达一天半。医院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储水罐里是否还有够用的水。
医院离驻地28公里,其中有8公里尘土飞扬、颠簸不堪,杨永峰戏称之「断肠路」,因为「肠子都要颠断了」。有段时间,施工中的「断肠路」道路倾斜,队员们为了避免翻车只能下车步行。
在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的个国家中,塞拉利昂排行第位。这个贫穷的国度医疗、教育水平都极为落后,全国万人口中仅有不足名医生。去年埃博拉疫情后,许多医生感染牺牲,医疗行业更是雪上加霜。图为疫情中停课多时的塞拉利昂医学最高学府——塞拉利昂医学院。
就在江苏医疗队援塞期间,塞拉利昂媒体爆出了「无国界医生组织感染28例、死亡14例」的不幸消息。当地人普遍认为,一旦感染了埃博拉,就基本和死亡划了等号,生还纯属奇迹。标题上「only」的字眼也充分说明,埃博拉出血热的致死率之高。
死神肆虐,物质条件又如此匮乏,谁也不知道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但他们有勇气有毅力,相互扶持,手牵手、心连心。图为当地媒体赠送江苏援塞医疗队的手环。
防护的必要性无需赘言,每次进入病区,医护人员需要穿多达11件的一套防护服。面部保护有眼罩、N95口罩和面屏,身体的保护从内向外有贴身吸汗手术衣、防水不透气的连体防护衣、一次性隔离衣,手套要戴3层手套,脚的保护则是防水胶靴和靴套。
医护人员在脱防护服时体力已大量消耗,这时很容易犯错。对此,杨永峰说,「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医护两人同时进隔离病区,同时脱防护服,互相提醒、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同时会有其他的医护人员通过视频监控每一个步骤,一旦发现不符合流程之处及时提醒、及时补救。」
得益于严格科学的防护措施,江苏医疗队在成功救治埃博拉病毒患者的同时,也是当地为数不多的保持「零感染」记录的医疗队之一。
每次走出隔离病房,队员们都会浑身湿透。他们习惯在进出隔离病区时喝2~3瓶矿泉水+1瓶含糖饮料,补液防虚脱。
对于恶劣的生活环境和艰苦的工作条件,队员们谁也没有抱怨过,总是尽量振作,保持乐观,苦中作乐。杨永峰说,每天清晨,留守驻地的工作人员都会医院的队员,给他们加油「打气」。
医疗队的第一名确诊的埃博拉患者是位母亲,育有4个孩子。她痊愈出院时,队员们倍受鼓舞。当地居民把埃博拉治愈患者称为「Ebolaviraldiseasesurvivor」——幸存者,足见康复不易。杨永峰在她的出院证明上签字后,激动地留下这样的文字:「第一次签治愈出院证明,心情激动,心潮澎湃……我们会平安,我们会凯旋!」
当地时间4月4日上午,两名重症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走出位于塞拉利昂首都弗里医院埃博拉诊疗中心的大门,与医护人员合影留念。
这位出院的小伙子家族中有6人感染埃博拉,入院前父母、叔叔和姐姐都已离世,只有他和他的后母得到中国医疗队的精心治疗死里逃生。队员们还颇有爱心地帮助他联系到了福利院。
难怪当地居民、士兵看到「中国医疗队」字样就纷纷竖起拇指。医院一直是埃博拉战役的重要战场,两个多月来接受疑似病例73例,治愈率80%,队员们强烈的责任心、高超的医术无不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非洲朋友的点赞也让队员们十分欣慰。
杨永峰说刚到塞拉利昂时每周新增确诊病例50人左右,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塞拉利昂对抗埃博拉的战役即将迎来胜利,新增确诊病例降至历史最低点。
随着学校复课,塞拉利昂逐渐变得秩序井然,人们的生活又恢复往日的平静。墙上的标语提醒人们,疫情尚未结束,革命还需努力。
援塞医疗队还意外获得了很多新技能:当地居民头顶物品的风俗就被get到了,瞧瞧这位队员,多么不亦乐乎。
挖掘技术哪家强,中国疾控中心的专家开起了叉车!中国疾控中心援塞队员都是专业人员,出于整理物资的需要,教授亲自兼任叉车司机。看来艰苦的条件激发无限的潜能这一说法,确实不假。
能猜到这又是什么吗?医疗队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加上蚊虫繁多疟疾猖獗,不便外出锻炼的杨永峰发明了消音减震的「运动场」,每天原地跑步一小时。他还充分利用时间在这台「跑步机」上练习英文。队员们在高强度的工作之余,丝毫没放松业务学习、自我完善的脚步。
繁忙而充实的日子飞逝而去,援塞任务要结束了。离开塞拉利昂的前一天,杨永峰拍摄到了最美的日落。黄昏中,一场赛国婚礼正在进行。也许经历了与死神并肩的日日夜夜之后,才能愈发强烈的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尽管思乡心切,队员们临行时不免有些惆怅。
北京时间5月18日,队员们抵达上海虹桥机场,荣归祖国,把祝福留在遥远的西非。他们的援塞任务结束了,但这段难忘历程将永远铭记在心。
杨永峰,医院(医院)副院长
知名传染病防治专家,丁香园资深站友
本文经杨永峰医生授权,由张秀彬根据其朋友圈整理而成
丁香园接受投稿:zj
dxyer.白癜风可以医治吗北京有没有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