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敦

橙e资讯10月24日农副酒类饮料

发布时间:2017/11/7 10:09:43   点击数:

货源供应充足豆粕期货或延续跌势

一、本周重点事件回顾与分析

(一)货源供应充足豆粕期货或延续跌势

10月末,美豆收割进度快于预期,新豆上市不断增加,巴西北部降雨缓和忧虑改善巴西大豆产量前景,令美豆继续承压。外围市场氛围欠佳,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包括豆粕在内的豆类产品价格走势承压。国内豆粕基本面总体趋弱,11月到12月,庞大的进口大豆将集中到港,油厂开机率将回升,后市豆粕供应压力将重现,盘面或仍有回落风险。

进口大豆将陆续到港

当前,美国大豆正值收割期,近期由于天气晴朗干燥,农户加快了大豆收获进度。新豆批量上市,造成大豆现货市场价格下跌,进而拖累期价。根据美国农业部上周一发布的信息,截至10月22日,美国大豆收割工作完成70%,高于分析师预测的64%,美盘大豆继续承压,但由于需求支撑,出现大跌的可能性也不大。美豆与连粕相关性较为显著,美豆相对弱势在一定程度上或将拖累连粕走势。

根据天下粮仓统计数据,年10月份,国内各港口进口大豆预报到港量为船.8万吨,较9月份实际到港的.05万吨高出2.86%,也高于之前预期的万吨。此外,未来两个月大豆到港量规模也较大,11月大豆到港最新预期为万吨,12月份的最新预期为万吨。也就说是,未来一段时间,大豆压榨货源是比较充裕的,油厂在压榨利润以及履约未执行合同等因素的驱动下,开机率将维持相对高位水平,这也意味着豆粕供应量将增加,油厂豆粕库存将逐渐回升。而豆粕库存量与其盘面价格走势负相关性较为显著,最终传导为对其价格的压制。事实上,买家对后市并不看好,远期基差报价也在逐步走弱,短线豆粕继续上涨力度也有限。

油厂开机率回升

养殖业恢复缓慢

当前油厂开机率继续上升,国内沿海主要地区油厂进口大豆库存量大幅下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当周,沿海主要地区油厂进口大豆总库存量.82万吨,较前周降幅7.98%。本周油厂开机率将继续大幅回升,但大豆也将逐步到港,预计本周大豆库存量下降速度将放缓。

近期油厂豆粕库存在部分区域性供应偏紧,下游买家担心后期供应不足,提货较积极,从而导致前期油厂豆粕库存下降,但这一现状将随着进口大豆陆续到港以及油厂开机率大幅回升而得到改观。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当周,国内沿海主要地区油厂豆粕总库存量为72.76万吨,较前周的78.31万吨减少5.55万吨,降幅7.08%,但仍较去年同期56.93万吨增长27.80%。当周豆粕未执行合同较前周降幅为9.60%。近期油厂开机率将继续提高,预计大豆周度压榨量将回升至万吨-万吨,所以本周豆粕库存量下降速度将放缓,这将拖累豆粕盘面价格走势。

目前,下游养殖业恢复进程总体依然较为缓慢,尤其是生猪养殖业,其存栏量处于历史低位水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年9月份,我国生猪存栏量为万头,较8月份的万头下降了70万头,较年9月份的万头大幅下降了万头。生猪存栏量水平决定着消耗饲料的进度和水平,如此低位的生猪存栏量对饲料的消耗水平是相对有限的,进而对豆粕的需求将放缓。与此同时,压榨货源大豆以及豆粕的供应总体是宽松的,所以中长线来看,供需压力将制约豆粕行情的企稳向好发展。此外,能繁母猪存栏量是预示着向市场投放仔猪的能力,是生猪存栏量能否得到有效补充的重要前瞻指标,从一定角度来说,就是生猪存栏量规模能否得到持续性的改善。数据显示,能繁母猪存栏量依然处于低位水平,截至年9月份,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规模为万头,较8月份的万头减少了25万头,较年9月份的万头大幅下降了万头,这也就是说向市场投放仔猪的能力是有限的。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豆粕等饲料原料未来的价格走势。

综合来看,对豆粕中长线后市暂仍需保持谨慎,因为11月中下旬至12月份进口大豆陆续到港,油厂大豆压榨货源充裕,开机率将维持在高位水平,豆粕库存量将渐进回升,届时豆粕供应压力或将重现。具体而言,m合约第一支撑位或在元/吨,第二支撑位或在元/吨附近。此外,由于部分地区暂且阶段性供应趋紧,国内豆粕市场或呈现近强远弱态势,投资者可以考虑尝试介入买近卖远头寸操作。

(二)九月份中国进口巴西大豆涨幅近六成

巴西农业进出口部门公布的数据表明,年9月份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总量达到.8万吨,同比增长了57.97%。

巴西“Canalrural”网站10月25日报道,数据指出,今年9月份中国共进口了.3万吨大豆,同比增长幅度达到12.74%。到目前为止,中国进口的大豆总量达到了万吨,同比增长幅度达到15.4%。

今年1月到9月间,中国已经在巴西购买了万吨大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达到19.9%;仅9月份巴西出口到中国的大豆总量就达到.8万吨,同比增长幅度达到57.97%。

巴西是中国大豆的头号供应国,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农产品主要是大豆、林产品、肉类、玉米等。分析师指出,尽管巴西的大豆生产商一直在抱怨大豆价格的下降,但实际上,目前全球大豆的价格依然维持在每蒲式耳10美元左右的价格。

“中国对于巴西大豆的持续需求促使巴西政府和生产商投资改善农业物流体系。巴西出口中国的船队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巴西的大豆生产商出口大豆到中国的时间被缩短了,同时运载的大豆总量也出现了大幅上涨,这有助于巴西大豆更进一步进入中国市场。”巴西农业分析师雷奥奈尔·塞尔维罗(LionesSevero)说道。

二、本周重点政策跟踪分析

(一)农业结构优化新业态不断涌现

当前,秋粮大头已经颗粒归仓,秋冬种正在接茬。今年以来,各地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农村改革,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农业生产稳定、结构优化、方式调绿,农业农村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向优的发展态势。

粮食生产有保障,农民增收有托底

农业部农情调度表明,今年粮食有望继续获得丰收,保持在10亿斤以上,仍是丰收年。今年夏粮产量亿斤,同比增加0.9%,优质强筋弱筋小麦占比达27.5%,提高2.8个百分点;早稻产量亿斤,同比下降3.2%。截至10月17日,全国秋粮收获超过七成。水果、茶叶、蚕桑等作物生产基本稳定。

粮食生产有保障,增收就有了托底

农业部经管司司长张红宇表示,前三季度,农民增收形势向好,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宏观经济形势向好,农民外出务工和工资水平继续保持增长;农村创业创新人数超过万人,拓展了农民增收渠道;产业扶贫深入推进,入股分红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模式全面推广,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加快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前三季度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同比增长7.5%,分别高于GDP增速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0.6和0.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81。其中,三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万人,同比增长1.8%;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月均收入为元,同比增长7%。

农业结构优化,新业态不断涌现

当前,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生产结构持续优化,有效供给明显增加。

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分析,今年籽粒玉米调减约0万亩,优质食用大豆、杂粮杂豆和饲草分别增加约万亩、万亩和万亩;受价格提升拉动,棉花、糖料呈现恢复性增加态势。南方水网密集区生猪存栏调减万头,产能逐步向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规模化养殖水平明显提升,市场供给总体稳定。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前三季度生猪存栏同比下降0.8%,出栏同比增长0.6%。蛋鸡产能逐步调减,9月份产蛋鸡存栏同比下降9.1%,供需形势持续改善。渔业减量增效成果巩固,1—9月份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0.17%,增速回落近3个百分点,其中海洋捕捞产量同比减少9.6%。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向好,前三季度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7.7%,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

同时,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壮大,产业融合明显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呈现“总体规模增、企业利润增、出口交货值增”的态势,实现了提质增效。据统计,1—8月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出口交货值同比分别增长8.4%、8.1%和6.4%,增速较上年同期分别提高了3.5、3.1和3.1个百分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投资明显升温,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据云南、四川等省典型调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营业收入保持近两位数增长。农村电商发展进入“快车道”,据商务部统计,1—8月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亿元,同比增长38.1%。

市场供求关系改善,价格总体平稳

农业百业兴旺,总体上看,今年农产品供应保持平稳。根据农业部市场监测,9月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98.1,环比上升0.3个点;菜篮子批发价格指数为97.56,环比上升0.3个点。其中,大宗农产品价格总体上涨,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粮食集贸市场月均价环比上涨0.4%,同比高1.4%。生猪价格7月份开始反弹,3个月累计上涨7%。

个别产品如鸡蛋价格有一定的增长。据农业部统计,主产省鸡蛋价格连续4个月上涨,9月份均价为9.15元/公斤,同比上涨8.2%,牛肉、羊肉、生鲜乳价格温和上涨,环比分别上涨0.9%、2.2%和1.5%。

水产品价格稳中略降,批发市场综合平均价格同比下降1.2%。农业部重点监测的蔬菜品种价格小幅回落,均价环比下降2.9%;农业部重点监测的水果品种价格持续回落,环比下降6%。从后期看,受政策支撑及供求宽松等因素影响,预计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将以稳为主。受供求波动影响,预计鲜活农产品价格整体将先降后涨。

为了进一步稳定市场供应,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要抓好秋粮产销衔接,稳定市场价格,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要加强市场信息和技术指导服务,引导种植结构调整,扎实完成秋冬播任务。还要抓好“菜篮子”产品供应,做好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产销衔接,确保产得出、销得畅、卖得好。

三、本周聚焦

(一)受节日与“毒鸡蛋”影响欧盟鸡蛋价格普遍上涨

据欧联网援引意大利欧联通讯社报道,欧盟委员会对鸡蛋市场价格调查的最新报告发现,在涉及“毒鸡蛋”事件的欧盟国家中,鸡蛋的价格普遍上涨,新鲜鸡蛋批发价达到了每公斤.94欧元(约合人民币元)。

与年同期相比,欧洲大部分国家鸡蛋价格普遍上涨了47.5%,意大利鸡蛋价格涨幅度最大,达到了57.3%。

欧洲国家鸡蛋价格普遍上涨,首先是受氟虫腈“毒鸡蛋”影响,数百万的鸡蛋下架被销毁,比利时、德国、荷兰、意大利等国近千家养殖企业被迫停产。

停产养殖企业鸡蛋产量仅占欧盟鸡蛋市场供应量的3%,还不足以对鸡蛋市场供应造成威胁,更无法左右鸡蛋的市场价格。造成鸡蛋价格迅速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新年、圣诞节及欧洲的一些重大节日临近,很多鸡蛋的附属产品即将上市,从而造成了市场上的鸡蛋供应短缺。

意大利对鸡蛋生产和销售较欧盟其它国家更为严格,市场上的每一颗鸡蛋都具有一个特殊的“身份证”,而且对鸡蛋的保质期有明确规定。根据意大利食品卫生法,意大利鸡蛋从生产之日起安全食用期仅为28天,超过安全食用期的鸡蛋将被销毁,因此意大利新鲜鸡蛋的市场价格较欧盟其他国家更高一些。

(二)新陈交替玉米振荡上行

本周,玉米期货主力合约下探8月初—元/吨价格低位区间,之后企稳反弹。截至周四期货收盘,玉米合约期价收于元/吨,较周初价格低点反弹14元/吨,反弹幅度0.84%。

玉米集港量增加港口玉米报价承压

10月第4周,北方港口玉米集港量增加,港口玉米报价高位回落。本周,随着港口玉米到货量增加,港口玉米报价继续承压。港口调研数据显示,26日锦州新粮集港报价—元/吨,较10月中旬下调25—30元/吨;港口潮粮30个水玉米主流收购报价元/吨,运费上涨,潮粮发运利润下降;港口玉米到货3.5万吨,到货增加,晨间玉米报价下调5—10元/吨。

目前,北方港口到货玉米主要是黑龙江玉米,吉林、辽宁地区因农户有存粮习惯,玉米到货量有限。十一期间,黑龙江、吉林、辽宁玉米集中收割,新收割玉米水分偏高,吉林、辽宁地区农户自家有玉米篓子的把玉米集中储存起来,以待玉米水分自然下降后集中销售。与吉林、辽宁地区不同的是,黑龙江北部的大型农场新玉米上市后集中销售,且黑龙江当地玉米烘干条件较好,玉米烘干塔可以24小时不间断烘干,新玉米集中上量增加。

新玉米开秤价提高农户阶段性惜售

10月中旬,我们对东北三省及山东、河北部分地区玉米产量及粮质进行市场调研。调研过程中发现,今年东北三省玉米质量好于去年,华北地区因玉米集中上市期出现降雨天气,当地玉米霉变高,质量低于去年。

天气方面,今年玉米生长关键期天气晴好,雨水充沛,黑龙江、吉林及辽宁部分地区玉米生长情况良好,黑龙江新玉米容重基本可以达到以上的优质玉米标准。我们调研的黑龙江中部的绥化、黑龙江北部佳木斯、黑龙江南部的哈尔滨周边地区贸易商均反映当地玉米容重基本在以上,而去年当地玉米容重在。黑龙江北部地区种植的德美亚3号玉米容重可以达到,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及往年的水平。今年,东北三省受到玉米种植面积调减、质量提高等因素影响,玉米开秤价格较去年提高50—元/吨。在新玉米未大批量上市前,贸易商积极入市收购,农户并不急于卖粮,呈现出阶段性惜售心理。

陈玉米拍卖临近尾声消费企业采购积极

今年,为完成新陈玉米价格平稳过渡,相关部门决定陈玉米拍卖延迟到10月末,与去年相比陈玉米拍卖延迟一个月的时间。10月以后,玉米加工及贸易企业参与陈玉米拍卖积极性增加,陈玉米拍卖成交率维持在70%附近的高位水平。与收购新玉米相比,10月饲料及淀粉等玉米深加工企业更愿意使用拍卖陈玉米,吉林、内蒙古等地区的玉米贸易商也积极参与陈玉米拍卖。10月中旬的市场调研显示,10月吉林、内蒙古参与拍卖的陈玉米正处于陆续出库过程中,吉林当地的玉米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可以使用到11月中旬,11月初企业采购新玉米积极性增加。

今年市场普遍预期新玉米播种面积继续下降,玉米总产量持续下降。在今年新玉米开秤初期,贸易商及玉米深加工企业参与收购积极性增加。调研中我们发现,与去年相比吉林、黑龙江玉米贸易商囤货心理较浓,10月初北方港口玉米报价达到1元/吨,黑龙江绥化地区玉米发运到港口贸易利润达到35—40元/吨。当地玉米贸易商抢粮收购,30个水分的玉米新粮日内收购价逐日上调0.01元/斤,企业发运积极,运输成本水涨船高。

五粮液邂逅宽窄传统酒业大王绽放新生力量

一、本周重点事件回顾与分析

(一)茅台机场通航在即茅台全球化进程有望加速

年内市值增加近亿元,市值突破亿元,经过3年多时间建设的茅台机场即将通航,贵州茅台成为最热的新闻话题频频被曝光。10月27日,记者获悉,茅台机场将于10月31日正式通航,北京、天津、成都等全国多个城市将开通直线航班。茅台机场通航后,对茅台酒的销售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茅台机场即将通航   据了解,茅台机场由茅台集团和仁怀市共同投资建设,项目投资24.3亿元,按照机场规划,到年货邮吞吐量将突破3吨。   贵州遵义茅台机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周振乾介绍,茅台机场10月31日正式通航,通航当天,机场将迎来来自北京、天津、成都、福州、西安、海口的首航航班。11月1日起,上海、长沙、郑州、三亚、济南、贵阳等地的首个航班将相继抵达茅台机场。   仁怀市首任市长谭智勇表示,茅台机场的开通,对茅台是件大事,是进一步提升国酒茅台品牌形象、国际地位的重要窗口,是茅台酒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在业内人士看来,茅台机场通航对茅台的品牌影响及体验营销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山东温和酒业总经理、营销专家肖竹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机场名字作为全球性地标,其影响力非常大。而茅台机场的通航对区域经济和酒厂的影响都很大,此举不仅提升茅台在全球的影响力,茅台机场的也将成为仁怀招商引资的LOGO。   茅台成A股最“贵”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贵州茅台年三季报业绩出炉后,以每天万元的盈利水平引发业内的   查阅公司三季报业绩数据可见,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亿元,同比增长59.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3亿元,同比增长60.31%;基本每股收益为15.91元,同比增长60.31%。   在报告期内,茅台酒实现销售收入.04亿元,系列酒收入为40.18亿元;根据地区划分,国内实现销售.94亿元,国外仅有14.28亿元。另外,经销商队伍在报告期内也出现大幅增加,其中,国内新增经销商家,为家,国外经销商增加19家,合计有家。   年内,茅台一直上演缺货行情,而据记者了解,按照.04亿元的茅台酒销售数据来算,茅台酒每天销售量约85吨。而从盈利情况来看,根据茅台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83亿元来算,平均每天大约赚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贵州茅台前三季度以.5亿元的营收撬动了近亿元的市值增长,茅台市值以惊人的涨幅成为A股神话。

(二)前三季八成酒企业绩飘红贵州茅台造血能力最强

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2年半,但大盘依旧没有从年开始的下跌中缓过劲来,不过,这丝毫不影响贵州茅台股价的步步高升。已经元/股的贵州茅台的股价还有多大的上涨空间,这是一场价值回归还是博傻游戏,也许只有时间才能告诉答案。

截至10月29日晚间,A股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中有16家公司发布了年三季报,从营收和净利润增幅来看,14家公司实现了同比增长,占比达到87.5%,仅有青青稞酒和金种子酒两家公司业绩下滑。

另外,截至目前,仅有迎驾贡酒、皇台酒业和酒鬼酒3家公司尚未发布三季度业绩报告,而逾八成酒企交出业绩飘红的成绩单,这也是近4年来,白酒行业表现最好的行情。

逾八成酒企业绩飘红

记者通过Choice数据统计显示,16家发布三季报的白酒上市公司中水井坊营收增幅最大,而净利润增幅最大的当属山西汾酒。

具体数据显示,净利润增幅超过60%的公司有山西汾酒、沱牌舍得、水井坊和贵州茅台,增幅分别为87.54%、74.2%、63.22%和60.31%;其次是老白干酒,公司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增幅为40.45%。而古井贡酒、五粮液和泸州老窖的净利润增幅分别为36.92%、36.52%和33.1%。口子窖和今世缘的净利润增幅分别为26.4%和20%。洋河股份的净利润增幅为15.34%。伊力特、顺鑫农业和金徽酒的净利润增幅分别为10.88%、10.3%和10.17%。

另外,青青稞酒和金种子酒2家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下滑,其中,青青稞酒净利润同比下滑43.27%,金种子酒的净利润同比下滑50.34%。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拥有高端酒的酒企,在报告期内净利润增幅比较大,而区域酒企如口子窖、今世缘、伊力特、金徽酒等公司的增幅明显不如以高端酒为主的贵州茅台、水井坊、五粮液等公司。

而作为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增幅最大的公司,山西汾酒在报告期内实现营收48.55亿元,同比增长42.7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6亿元,同比增长79%。基本每股收益0.93元。

根据产品档次来看,山西汾酒中高价白酒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为32.98亿元,低价白酒收入为13.3亿元,配制酒营收为1.89亿元。按照销售区域来看,山西汾酒省内的销售额为29.33亿元,省外18.85亿元。

从上述数据可见,山西汾酒中高价位酒的销售远大于低价酒,这与当前国内高端白酒盛行的符号相匹配。另外,省内市场销售依然占比较大,山西汾酒虽然近年来一直在拓展省外市场,但目前来看阻力依然非常大。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茅台和五粮液作为高端酒的代表,年内曾多次出现断货,市场供需紧张,在三季报中茅台酒和五粮液的销售业绩亮丽,也印证了市场上缺货行情。

记者通过查阅上述业绩增幅较大的酒企财务数据可见,高端白酒今年前三季度量价齐升,对上市公司的利润贡献率较大,而接近九成业绩增长的酒企中,不乏以高端酒销售为主的企业。而通过此轮行业调整,白酒行业两极分化的态势也越来越明显。

贵州茅台造血能力最强

事实上,经过4年时间的调整,白酒行业自年底至今,行业内出现了不少热点信号,高端白酒销售量猛增,酒价也是节节攀升,不少酒企几年前三季度做出提价举措,一方面来自原材料(主要是包材)成本上涨所致,一方面,在过去的4年中,不少酒企应对行业调整,降低了产品价格,如今,高端白酒销售回暖,不少酒企开始恢复原来价格,而提价带给酒企的则是直接的利润。

不过,虽然有近九成的酒企在报告期内实现了业绩飘红的好成绩,但是,从盈利水平来看,贵州茅台前三季度近亿元的净利润成为白酒上市公司中最赚钱的公司。

记者在茅台发布三季报时曾给算了一笔账,按照.04亿元的茅台酒销售数据来算,茅台酒每天销售量约85吨。而从盈利情况来看,接近亿元的净利润,平均每天茅台大约赚万元,茅台的造血功能远超其他酒企。

另外,酒业业绩上涨的同时,也吸引了资金的青睐。记者统计显示,截至10月27日,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中,年内股价涨幅超过%的公司有3家,分别为山西汾酒、水井坊和五粮液,它们的股价涨幅分别为.87%、.38%和.27%。另外,贵州茅台公司股价年内涨幅为97.35%。而泸州老窖、沱牌舍得、洋河股份、伊力特、口子窖、古井贡酒、酒鬼酒、今世缘和金种子酒9家公司股价年内的涨幅分别为84.81%、77.37%、69.8%、65.48%、59.21%、49.88%、35.89%、24.53%和1.19%(处于停牌中)。

另外,老白干酒、迎驾贡酒、顺鑫农业、青青稞酒、金徽酒和皇台酒业(停牌中)6家公司股价年内均为负增长。

从上述酒企财务数据和公司股价走势均可看出,白酒行业两极分化已经形成,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而拥有强大品牌影响力的酒企的赚钱能力也更强。同样,在资本市场中,资金都会去寻找优质标的企业,如今,贵州茅台以.63元/股的价格成为A股资本市场最贵的股价,公司市值也已站上亿元,位居A股第8位,超过中国石化和招商银行。

二、本周重点政策跟踪分析

(一)白酒三季报继续飘红机构分歧开始显现

新一轮的行业复苏中,白酒股业绩与市值齐飞。截至10月29日,沪深已有15家酒企披露三季报。板块公司业绩普遍向好,目前仅有金种子酒前三季度业绩下滑。

高端白酒业绩超预期

近两年,伴随大众消费升级,高端白酒重回高速增长。最新三季报继续印证白酒业需求端的强劲增速。

前三季度,高端白酒三大龙头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贵州茅台继续领跑,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亿元,同比增长59.4%;实现净利润.84亿元,同比增长60.31%。贵州茅台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与净利润额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五粮液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8亿元,同比增长24.17%;净利润近70亿元,同比增长36.53%。洋河股份期内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分别为.78亿元、55.82亿元,均同比增长约15%。

从业绩数据看,高端白酒龙头第三季度销量增加,营业收入环比加速增长。尤其是在中秋加国庆的传统旺季前,茅台等高端白酒控价放量,超出市场预期。如贵州茅台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大增%,五粮液、洋河股份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分别增长43.03%、19.55%。

此外,受益于高档酒收入显著增长,次高端川酒水井坊业绩表现亮眼,其增速更居于已披露白酒公司中的首位。水井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71亿元,同比增长85.18%;实现净利润2.43亿元,同比增长63.22%。数据显示,水井坊前三季度高档酒实现收入13.69亿元,同比增长近九成。

除五粮液、水井坊,另外两家川酒泸州老窖、沱牌舍得期内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双位数增长。徽酒“四朵金花”中,金种子酒的营收与净利出现“双降”。金种子酒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8.3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近两成;净利约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五成。徽酒古井贡酒、口子窖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实现两位增长。剩下迎驾贡酒尚未披露三季报。

机构态度现分歧

相较业绩,白酒龙头们的股价增速更令人叹服。

今年以来,A股10家酒企股价上涨超过50%。其中,山西汾酒、水井坊、五粮液年内实现翻倍行情,贵州茅台的涨幅也高达约97%。尤其是上周发布三季报后,贵州茅台涨势如虹。其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为.63元/股,总市值超过亿元。从市值看,五粮液、洋河股份位居其后,总市值分别约为2亿元、亿元。

高价白酒股是否触及股价天花板?多家券商继续看好“年末行情”。如华泰证券调研认为,目前茅台云商平台出货可能已达80亿,高端酒强劲的需求有望带动年底旺季高端酒批价再次上涨,如果高端酒供需进入紧平衡,五粮液销量有望继续受益。

尽管白酒仍是机构重点“抱团”的板块。但从部分机构持仓动向看,分歧态度也开始显现,机构对于不同公司也有着不同操作。备受市场瞩目的证金公司,其三季度减持了多家白酒公司。例如,获券商看多的贵州茅台,已连续多个季度遭证金减持。公司三季报数据显示,证金公司持股为万股,相较半年报减持.89万股。此外,贵州茅台前十大股东中,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奥本海默基金公司也分别进行小幅减持。

遭到证金公司减持的还有五粮液、口子窖。截至三季度末,证金公司持有五粮液的股份由二季度末的0.88%降至0.71%,减持.73万股;证金公司持股口子窖万股,其上半年末持有万股。

不过,证金公司对山西汾酒、泸州老窖进行了反向操作。证金公司三季度增持山西汾酒万股,持股比例由二季末的1.02%上升至1.62%,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同时,社保基金六零二组合、银华核心价值优选基金、银华中小盘精选基金、沪股通资金等也新进山西汾酒前十大股东。证金公司第三季度还新进成为泸州老窖第八股东,持股数达.91万股。此外,泸州老窖获深股通继续增持.88万股。

三、本周聚焦

(一)五粮液邂逅宽窄传统酒业大王绽放新生力量

10月27日,由宜宾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五粮液邂逅宽窄——四川新生代酒品战略成都续航暨五粮液新生代酒品品鉴会”在成都宽窄巷子举办。

宽窄巷子作为成都的城市名片,代表着成都浓厚的地域文化,融合多元、开放、现代的生活空间,彰显着“老成都新生活”的态度;五粮液作为老牌世界名酒,一直肩负白酒行业创新发展的使命,此次走进宽窄酒吧,在宽窄古城刮起了一场时尚旋风,展现了“老品牌新生代”的活力。

“五粮液”果酒糖人、时尚熊猫宝宝、创意铜人闹活宽窄

从27日下午开始,宽窄巷子里的一处糖画摊便吸引了大量游客







































白癜风专家哪里最好
白癜风专家哪里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paerhatit.com/fldzz/1388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