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弗里敦 >> 弗里敦政治 >> 携手共抗疫情援塞移动实验室国际交流合
2015年1月27日,塞拉利昂卫生部,中国移动实验室检测队队员拜访该国首席医务官布里玛·卡格博。新华社发(孙鼎盛 摄)
新华社弗里敦3月17日电(孙鼎盛)近日,在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中国援塞移动实验室检测队和尼日利亚拉沙热研究所签署了有关新发病毒病研究的合作协议,这是该队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一个缩影。
执行抗击埃博拉任务半年来,中国援塞移动实验室检测队以各种方式积极融入塞拉利昂埃博拉疫情防控体系,努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在彰显自信与开放的同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重道义、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参与——发出中国声音
敞开胸怀向四方,对外交往展形象。塞拉利昂埃博拉应急指挥中心组织的实验室管理、病例管理等8个重要会议,原本只有受邀方才能参加,检测队主动出击、积极协调、全方位成功参与,让每次会议都有中国专家的声音。
他们积极宣传介绍“非典”、禽流感等疫情处置的“中国模式”,与塞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等保持密切沟通,随时通报我方工作情况,实现优势互补。
多次参会的检测队队员李春晓博士,在实验室接样流程、数据报送、实验室绩效指标评估和埃博拉患者家族传播链等问题上提出独到的意见建议,受到各方好评。
今年1月27日,在抵达塞国的第7天,检测队领导和专家就专程拜访塞国首席医疗官布里玛·卡格博,向其介绍工作情况,听取塞方建议。此后,从共享工作信息到举行学术报告会,再到开展参观互访,检测队始终以积极务实态度开展国际合作。
3月3日和7日,检测队童贻刚研究员两次受邀向世界同行介绍开展基因组学研究的情况,受到与会专家好评,会议主持人阿里耶·乌瑞博士称赞:“中国同行的这项工作走在了世界的前头,对于疫情防控有着积极意义!”
截至3月17日,检测队与世界卫生组织、无国界医生组织以及美国、英国、南非等4个组织和13个国家实验室,就检测与监测技术问题互通电子邮件共计120余封,有效推动了彼此对疫情形势的掌握。
交流——展示科技实力
虽然语言文字和思维方式不同,但检测队在塞拉利昂坚持与“邻”为友,积极与执行检测任务的世界各国实验室交流对话,传递真诚,展示实力。
2月2日,检测队走进高德瑞奇治疗中心和拉卡留观中心,与意大利方面的科研及医护人员进行了会面交流;2月7日,检测队到凯瑞镇英国实验室和欧盟黑斯廷斯移动实验室进行参观;2月17日,参观博城美国疾控中心实验室;2月26日,参观金汤姆欧盟-尼日利亚移动检测实验室……
塞拉利昂的13家国际实验室和留观中心,检测队对其中7家进行了参观访问和技术交流。
2月4日,世界卫生组织外国医疗队工作组负责人塔伦博士来中国实验室参观;2月11日,欧盟黑斯廷斯移动实验室的吉里安博士来实验室参观访问;2月24日,塞拉利昂埃博拉应急指挥中心官员舍寇·瑟塞博士来中国检测队驻地做学术报告;3月5日,欧盟-尼日利亚移动检测实验室来检测队参观……实地交流考察,拉近了彼此距离,彰显了中国自信。
吉里安博士在参观完中国实验室后说:“你们的工作简直太棒了!真羡慕你们有这么好的装备和实验条件。”近2个月里,他国专家与检测队队员先后会面82次。检测队党支部书记葛富德感慨地说:“我们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他们也同样想知道我们的做法。只有多交流才能加深理解、增强互信,在工作中彼此学习借鉴对方的好做法、好经验。”
2015年2月7日,中国移动实验室检测队队员参观英国驻塞拉利昂实验室。新华社发(孙鼎盛 摄)
合作——深化中非友谊
在开展实验室互访的基础上,检测队充分利用防控埃博拉疫情这一国际化平台,将眼光投向了更高层次的对外合作交流,他们精心设计未来,拓展合作空间,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
3月9日,检测队分医院和大学签订了为期5年的合作备忘录,确定开展生物医学领域的合作,尤其是在新发和再发传染病病原体的检测和分析方面,就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加强知识和信息交流。
3月12日,检测队又与尼日利亚拉沙热研究所签署了合作协议,这也是该队首次和塞国以外的科研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研究所的埃凯塔·托宾博士高兴地说:“和中国合作我们非常愉快,相信有中国专家的技术指导和支撑,我们的合作一定会结出丰硕成果。”(完)
2015年3月3日,检测队童贻刚研究员(左二)和李春晓博士(左三)在做完基因组学研究报告后与国外同行交流。新华社发(孙鼎盛 摄)
赞赏
长按治愈白癜风光疗费用复方倍他米松
转载请注明:http://www.paerhatit.com/fldzz/13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