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敦

正确看待高校专业大调整,科学选择才是根本

发布时间:2021/8/29 11:11:03   点击数:

时隔八年之后,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年版)》的基础上,更新了近年来批准增设的目录外新专业,最终形成并发布了年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引导各地各高校坚持需求导向、标准导向、特色导向,把按社会需求办专业,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版本科专业目录共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96个专业类,种专业。与版相比,版本科专业目录门类、专业类未发生变化,但是增加了各种专业个,总数已达种。

八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等产业发展迅猛。教育部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基础上,针对本科专业设置充分放权,各高校为适应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要,依托自身办学条件,积极调整本科专业设置,为国家安全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年新增6个专业。

年新增23个专业

年新增45个专业

年新增43个专业

年新增41个专业

年新增31个专业

近年来高校撤销数量靠前的专业

十年内被撤销最多的专业分别是:服装与服饰设计(39个)、信息与计算科学(35个)、会计学(30个)、公共事业管理(28个)和教育技术学(27个)。

据报道,高校撤销专业的原因很多,主要分为三类:

一是招生阶段困难,学生凑不齐一个班;二是学科教学目标重合,主要是与其他专业界限模糊导致定位重合,不利于管理;三是就业前景堪忧,与社会发展需要不匹配,功利性强缺乏长远规划,导致学生毕业后就业惨淡。

本次通知哪些专业撤销多?

年高校撤销较多的专业包括: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经济统计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教育技术学、产品设计、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生物技术、文化产业管理,撤销高校数量都超过了5个。

哪些专业新增较多?

据统计,新增备案专业数量较多的学科数最多的是人工智能,有家高校新增了人工智能专业。其次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有所高校新增、智能工程有80所高校增加。

其中,据数据统计,年度新增人工智能专业最多的省份分别是山东(14所)、江苏(13所)、北京(11所)。

此外,机器人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智能科学与技术、网络与新媒体、健康服务与管理、数字媒体艺术等也非常火爆。

而在新增审批专业中,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和网络空间安全分别有30所和19所高校新增,超过其他专业,位居第一位和第二位。中医骨伤科学等专业较为火爆,新增高校较多。

对比版专业目录,版专业目录有这么几个变化:首先是数量增幅超过了38%,新增专业以与社会现实需求相关的专业为主;另一方面,社会化分工导致专业区分越来越细,以中医学为例,版中医学类专业只有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和藏医学等七个本科专业,经过八年的发展,增加了又增加了傣医学、回医学、中医康复学、中医养生学、中医儿科学和中医骨伤科学等6个新专业,中医康复、中医养生、中医骨伤和中医儿科学都成为独立的专业。第三是热门专业开设院校越来越多,一哄而上为以后就业增加了不确定性。比如新增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年开始开设,当时只有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南大学3所学校,几年间这个数量就超过了,爆炸式增长的背后是很多学校为了追赶时髦年简单了换了个名字。

本科专业的停招、撤销甚至增设,也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关系。所谓专业停招,很多考生和家长有误解,直觉印象是“这个专业完了”,其实不然。虽然很多专业停招无法摆脱被撤销的命运,但是从今年山大情况来看,19个专业中,除7个弱势老化专业停招,另外12个专业中,有9个学科相近、碎片化、口径过窄的专业被整合,3个老专业实现了更新换代。

整体来看,专业的增设与撤销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常态,因为人才的培养需求本来就有一定的难以预测性和滞后性。大学的发展形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变化,专业亦是如此。有的专业会随着时代变化被“淘汰”,而有的专业则会成为高校发展新的宠儿,为推动高校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高校功能之一是培养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社会发展变化,不断延伸出新的行业、新的产业、新的工作岗位需求。所以学校新增新的专业设置是必然的。一是体制本身的不允许。无论是公办高校还是私立大学,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管理上级,教育部门。新设置专业都要上级审批,都要上级论证,本身就是一个耗费时间精力的事情。二是专业可以新增,但这个专业的老师是没有那么快及时跟上的。所以一般让相似专业教师赶鸭子上架或者是聘请外面的企业导师。

对于这些新专业,我们该如何面对呢?首先,新专业分两种,一个是依据社会需要而新开设的专业,一个是高校自身发展调整新增的新专业。作为考生和家长要正确看待和选择新设专业,新增专业既有高校重新定位学科布局、调整专业结构的“洗牌”之举,也有一些高校为了吸引招生仓促上马的专业,所以对待新专业家长和考生一定要冷静看待,科学分析高校实力,一些高校拼凑资源而设立的专业在办学过程中会问题不断,这也是高校专业调整的一个原因,这些专业几年后由于社会认可度不高、就业很困难,被迫停办,而有的高校则是在专业升级后对原有的老专业的正常调整。

另一方面,符合这个发展专业总比冷僻专业要好一些。现在的大数据就和当初的软件工程差不多,即便一窝蜂似的开设,毕业时候这个专业还会有较大的需求量。尽管现在好多时候分不清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但软件工程就业还可以,学生最大的损失可能就是多交一些学费而已。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很有可能是这种境地。而如果这个专业变成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就应该谨慎一点儿了,毕业的时候真的可能没人知道这个是干什么的,找工作非常麻烦。

另外,今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有以下几种情况:

1、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高校最重要的职责之一是提供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优质人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作为社会人才的提供方,必须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当社会对于某类专业性人才的需求增加时,就会增加该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数量,反之减少,这类专业大都是全新的交叉学科,如:数字经济、电子竞技与管理、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

2、社会分工更加细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分工不断细化,原有的工作岗位会调整为多个,大学的专业也会随之调整,如精算学原本在研究生阶段才开设,只是保险学的一个方向,由于社会需求增加,所以现在开始下沉到本科精准培养,这类专业还有:国际经贸规则、司法警察学、海警执法、公安整治工作、移民管理、出入境管理、卫生教育、手语翻译、防灾减灾与工程、精密仪器、材料设计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成型工程、电机电器智能化、电缆工程、铁道工程、涂料工程、精细化工、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化妆品技术与工程、轨道交通电气与控制、丝绸设计与工程、信用风险与法律防控、社区矫正、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老年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技术侦查学

3、满足国家一带一路发展需要

“一带一路”虽是我国提出来的,却是国际性的大战略和发展规划,是需要我们国家和其它国家共同来进行的。但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有各的语言,要想顺利的进行各种活动,首先得保证语言畅通、交流正常进行,那么这就需要大量的外语类翻译人才。如:桑戈语、索马里语、土库曼语、伽罗太尼亚语、约鲁巴语、亚美尼亚语、马达加斯加语、格鲁吉亚语、阿塞拜疆语、阿非利卡语、马其顿语、塔吉克语、茨瓦纳语、恩德贝莱语、科摩罗语、克里奥尔语、绍纳语、提格洛尼亚语、白俄罗斯语、毛利语、汤加语、萨摩亚语、库尔德语、比斯拉马语、达理语、德顿语、迪维希语、斐济语、库克群岛毛利语、隆迪语、卢森堡语、卢旺达语、纽埃语、皮金语、切瓦语、塞苏陀语、塔马齐格特语、爪哇语、旁遮普语。这些专业并不是新专业,而是以前社会需求很少没有开设。

4、原有专业的升级

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专业已经很难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一些老专业与新科技新技术融合产生了一些的职业,而有些新专业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如: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工程——工业工程、互联网金融——金融工程等。

总之,新增的这些专业比较杂,大家要具体专业具体分析。概括来讲,还是希望大家积极选择好学校的新专业,好学校的新专业代表专业的最前沿。而对于一般学校的新专业,最好还是谨慎一点,这些新专业得到社会的认可需要一定的时间。大有前途高考规划张老师在多年的指导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中学生生涯规划为起点,以家庭教育指导和学业规划指导为手段,以专业的态度帮助考生规划适合的生涯路径,实现职业发展与学业发展双提升,最大限度的帮助考生实现他们的人生跨越,以精准的高考志愿方案为落脚点,助力莘莘学子圆梦高考!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paerhatit.com/fldjj/2104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